寧夏賀蘭縣:奏響豐收“三部曲”

2020年09月29日08:03  來源:寧夏日報
 

   遠處青灰色的賀蘭山沉靜蒼茫,腳下隨風起伏的層層稻浪綻放著金色光芒。仲秋時節,賀蘭縣豐收節主會場稻漁空間生態園區裡,不時傳來鴨群嬉戲、魚兒躍騰的聲音。沃野的微風送來扑鼻的稻香,流金的大地帶來豐收的喜悅,又進入斑斕的收獲季節,各色果實相互映襯,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金秋送爽,賀蘭縣奏響了豐收“三部曲”。

   奏鳴曲: 魚游稻花香,生態發展奏響幸福樂章

   以大地為“宣紙”、用秧苗為“顏料”,在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裡店村稻漁空間生態園,一幅壯美的田園圖景鋪陳而來。3000多畝的鄉村生態觀光園裡,魚、蟹、鴨游弋其間,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結合,實現立體種養、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不僅助力當地農業邁上新台階,也促進“農業+旅游”迎來新時代。

   “今天准備了150公斤螃蟹供來賓免費食用,活動現場還舉辦了稻田趕鴨、稻田捉螃蟹、網紅橋爭霸賽等各項活動,保証豐收節讓大家玩得開心。”9月22日,賀蘭縣2020年豐收節主會場,常信鄉四十裡店村稻漁空間生態園負責人趙建文笑著說。稻漁空間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大力發展稻漁立體種養業和黃河水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率先構建低耗、高效循環的可持續生態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路。

   在“稻漁空間”,游客可以從事農耕體驗、作物收獲,也可以燒烤、垂釣、摸魚、撿鴨蛋,參與項目的過程中,魚、蟹、鴨就地消費,經濟效益和容納的勞動力比起普通種養業翻倍。現代觀光農業基地實現了一產提質、二產提效、三產帶動,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提升了農業附加值,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加油!加油!看你們誰啃得干淨啃得快!”9月23日上午,楊銀林在賀蘭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金貴鎮分會場啃玉米大賽獲得第一名,獎品是一桶黃河玉米村的玉米胚芽油。“這玉米又香又甜,別說啃一根,再來上幾根也沒問題。”楊銀林笑著說。

   黃河玉米村位於金貴鎮雄英村,是一家集綠色食用玉米種植採摘、加工銷售、餐飲服務、文化展示和旅游購物於一體的農業綜合體,現已研發了玉米早餐粉、玉米精制餃子粉、玉米須茶、玉米胚芽油、玉米調和油等玉米養生系列產品。雄英村近年來積極發展標准化甜糯玉米種植,合力打造雄英村黃河玉米休閑養生村,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金貴鎮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挖掘“旅游+”“生態+”模式,構建以黃河玉米村、蘭健頤養新生活休閑觀光園等為脈絡的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格局。

   在常信鄉於祥村,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澈見底,成群的魚兒聚集在一起覓食,勾勒出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誰都不曾想到,依托“寬溝深槽”稻漁立體生態種養模式的推廣,曾經貧瘠的鹽鹼地如今成為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於一體的沃土。

   “以前這片地好多撂荒了,通過建稻田環溝,把多余的黃河水儲存到環溝裡,魚池缺水了就用泵抽到魚池裡,又能養魚又能養蟹,天旱時又能利用起來給稻田補水,達到一水多用的目的。”紅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紅霞表示,2019年在縣農業部門的支持下,合作社充分利用稻田旁溝渠布局,在稻田四周開辟出多條6米多寬的環形溝,與池塘、稻田形成水體管網環路,建成農業尾水生態治理模式,成功實現漁業養殖尾水、農田退水循環利用。

   近年來,賀蘭縣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利用黃河水循環種植水稻、養殖魚蟹,大幅提升了黃河水利用率。與此同時,稻田四周環形溝裡養殖的魚、螃蟹提升了農業發展附加值,也為企業和農民打開了一扇致富的大門。

   協奏曲: 葡萄酒特色小鎮奏響休閑旅游樂章

   9月23日,賀蘭縣2020年“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賀蘭縣洪廣鎮分會場開幕儀式在原歌酒庄啟動。

   活動現場,通過葡萄酒T台展示和葡萄酒品鑒,工作人員向來賓展示12款葡萄酒,並介紹每款葡萄酒產品信息及相關知識。

   原歌酒庄成立於2010年,地處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金山產區,佔地1100畝,是一家集有機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銷售及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葡萄酒庄園,也是國家AA級景區、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列級四級酒庄。酒庄釀造的原歌葡萄酒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品醇客、德國柏林、亞洲及“一帶一路”等國際葡萄酒大賽上斬獲40余項大獎。

   賀蘭縣的葡萄產區位於賀蘭山東麓北緯38度線,在國家批准的第三個“葡萄酒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區”(地理標志產區)范圍內,具有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量少、晝夜溫差大等優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高端葡萄酒的黃金地帶之一。

   “我們的葡萄酒產區以生態休閑旅游、度假為主導,以文化體驗為特色,是集休閑娛樂、度假、文化體驗、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旅游度假區,是‘葡萄產業+旅游’的典型代表。”賀蘭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賀蘭縣高度重視釀酒葡萄種植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共引進葡萄酒企業56家,已建成釀酒葡萄基地2.1萬畝,釀酒葡萄種植18936畝,釀酒葡萄年產量4725.75噸。種植品種主要有赤霞珠、馬瑟蘭、西拉、黑比諾、霞多麗、品麗珠等,已建成具有生產能力的酒庄11座。同時,賀蘭縣金山國際葡萄試驗園區有適宜發展葡萄酒產業的山坡地1.8萬畝,其中天然牧草地1.2萬畝,入駐企業39家。根據原自治區葡萄產業發展局規劃,計劃建成釀酒葡萄基地1.6萬畝,現已建成1.2萬畝。

   隨著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的快速發展,以葡萄酒庄、葡萄酒特色小鎮等為代表的現代休閑旅游與農業相融合的產業形態,逐漸升級為寧夏賀蘭山東麓旅游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交響曲: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奏響綠色發展樂章

   “這是用秸稈制作的有機肥料,裡邊還有蚯蚓分解牛糞和秸稈……”9月26日,位於賀蘭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寧夏巨日現代農業公司負責人馮璽向記者介紹他的有機肥料,他將蚯蚓引用到蔬菜種植上,分解出來的肥料可以直接還田,也可以當作栽培基質,還可以育苗,不僅不會污染環境,還能夠更好促進蔬菜生長,改善蔬菜口感,讓蔬菜吃起來更放心。

   賀蘭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建成綠色標准化規模化優質蔬菜外銷基地,構建了質量安全可控的生產體系,生產過程實現全程監管。產業園建設蔬菜種植基地20萬畝,其中標准化規模化“五優”(即品種優、技術優、管理優、品質優、價格優)蔬菜基地13.5萬畝,輻射帶動周邊縣區發展蔬菜種植100余萬畝。

   “我們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鹽鹼地改良等措施,提升耕地質量﹔採取精量穴播、工廠化育秧、擴大插秧面積、病虫害綠色防控等方式,實現了全程質量控制。改良鹽鹼地4萬畝,產業園水稻規模種植面積6萬畝,其中有機水稻1.5萬畝、稻漁立體生態種養2.1萬畝。”賀蘭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是寧夏大米地理標志認証、中國十大好吃米飯、十大大米公用品牌的主產區之一。2019年8月,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現場觀摩會就在賀蘭縣舉行。

   現代農業產業園共有18家奶牛養殖場,其中15家為自治區級規模化養殖示范場,2家為國家級規模化養殖示范場。建立了奶牛高產優質核心群,採用全混合日糧飼喂、精准化管理等先進實用技術,賀蘭中地牧場奶牛存欄排名全國前10強﹔建成優質牧草基地9萬畝,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100%,“兩証一單”發放率達100%,違禁物和重金屬等檢測合格率達100%。

   目前,園區以德勝農產品加工區為核心,建成塞尚、東君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81家,支持金河乳業、東君乳業、明翔糧油、生瑞米業、廣銀米業、寧夏海吉星等企業開展工藝技術改造創新,延長產業鏈、開發價值鏈、拓展供應鏈。產業園2019年實現農業產值23億元、加工業產值72億元,建成“設施農業+休閑觀光”“田園風光+度假庄園”等農旅結合、農教結合的休閑農業觀光基地73家,年接待游客87萬人次,休閑旅游收入1.03億元。

   如今,稻漁空間生態園區已打造成了全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板,產業園新型經營主體構建了“互聯網+”電商銷售平台31個,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2.6億元。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休閑觀光、社會化服務等環節緊密連接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賀蘭縣始終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並加快推廣使用,在農業科技研發方面已投入經費1130.8萬元,與中國農科院等6家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已建成院士、博士工作站2個、自治區級產業技術創新中心8家、外專引智示范基地1個,蔬菜產業建立集新品種育、繁、推一體化的典型基地3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2%。農機總動力居寧夏之首,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5.5%。生產經營體系完善,產業園新型經營主體達291家,新增1000畝以上規模化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12家,成為產業園建設的主體力量。建設農民田間學校8家,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1800人次以上。積極推進產業園物聯網、電商服務、質量追溯體系等現代信息技術體系建設,建成了賀蘭縣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明顯提高,接通了農民和市場的直通線、農民和政府的連心線。

   賀蘭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齊頭並進,與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統籌連接,奏響了農民增收致富的交響樂,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記者 張曉慧 文/圖)

<p>    <p  align=

  豐收節上,四十裡店村割水稻比賽。

<p>    <p  align=

  稻漁空間生態園區金色的稻田畫。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