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山沟沟里的“样板房”

记者 杨晓秋 毛雪皎

2021年06月24日08:25  来源:宁夏日报
 
原标题:山沟沟里的“样板房”

“用这么大的4块头巾缝了一件衣服。”

65岁的张成乐伸出两根食指,在面前比画出一个正方形。

在场的人疑惑相视,追问一句:头上戴的那种方巾?

张成乐说:“扯不起布。这个才几毛钱一块。”

当贫困渐渐远去,曾经的穷苦日子,如今说起,像传说一般令人将信将疑。

只有一床被子,每天晚上一家人只好呈扇形睡下;鞋底磨破了,钉一块板,再破,就拆掉这块板,再钉一块;没有碗,便在炕沿上挖几个小坑就餐……老一辈人口中这些过去的贫困回忆,在今天听起来如此匪夷所思。

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曾经因生存艰难,8个组搬迁得只剩下4个组。6月20日,沿着宁夏境内最美县道——隆泾公路,记者来到这个“窝”在大山里的村庄,试图寻找一些过去日子的蛛丝马迹。

挖了六个坑的老炕头

“以前那种土坯房子还有吗?”

“那找不到了。现在只有老巷子里还保留了一点,主要给游客展示。”

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有宁夏最美巷子之誉。原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驿站,自宋以降,已历千年。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攻克隆德县城后,在老巷子召开会议——住在老巷子里的人,把这段红色历史讲给每一个游客。

去新和村之前,记者决定先到老巷子。正值周末,一群年轻的面孔从一辆旅游大巴中走出来,好奇地四下张望。200米长的千年老巷,被叽叽喳喳的青春填满。

一转弯,一截老炕头映入眼帘。1米多长的炕沿上,6个碗口大的坑清晰可见。“过去有的人家买不起碗,就在炕沿的木头上挖一些小坑。饭做熟舀到坑坑里,娃娃们就趴在炕沿上吃。”张成乐在老巷子里经营着“家悦”农家院,他告诉记者,这种“炕头碗”,过去在一些农村家庭中有过,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几近绝迹。

在他的记忆中,贫穷,是过年才吃得上的白面,是老伴娘家村里那户两口子只有一条裤子的人家,是衣服上层层叠叠的补丁,“生活缺欠得很”。

后来在政府帮扶下,他推旧屋盖新房,办起民宿。以一手纯正的手工醋手艺和隆德传统美食——暖锅,吸引着八方来客,“现在的日子好得很”。

穷日子一去不复返。老炕头上的6个坑,以一种强烈的仪式感,提醒人们,那样的苦难真实存在过,日子曾经这样苦过。把它嵌进墙中,既是对过往的封印,也是要与之决绝。

谈话间,张成乐的老伴为记者端来了茶。碧绿的茶叶在古朴的瓷杯中舒展,阳光从顶棚倾泻而下,满杯光亮,茶香弥漫而出。

拆房

隆德人讲究。尤其在住的方面。

不管是明堂高屋,还是泥墙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也正是这个“住”字,曾让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忧虑许久——2013年他上任时,全村除七八间砖房外,其他全是土坯房。偏偏新和村一到秋季便阴雨连绵,有时一下就是20来天。村民无奈,房顶塌了,就拿椽子顶着;屋漏了,便打着伞坐在屋里……

赵小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见雨。一下雨就愁得不敢睡,连夜挨家挨户上门提醒,“不安全,怕出事”。

根据贫困群众的危房类型、改造意愿等情况,宁夏采取原址翻建一批、加固改造一批、移民安置一批、补偿退出一批、扩面安置一批、周转安置一批的“六个一批”办法,综合施策,分类推进危窑危房改造工作。

赵小龙整整动员了一年,没有一户愿意拆房翻修。

没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来自思想深处的顾虑:新和村原本有270户人家,后因山上居住条件恶劣,当地政府对89户实施了移民搬迁。留下的村民担心自己哪天也要搬走,钱就白花了。

“要不是有这位老先生主动带头拆房,根本推进不下去。”

赵小龙口中的“老先生”,是村医翟士刚。“从有记忆起,就住在土房子里。家里穷得火都架不起,只能烧柴草,一做饭满屋都是烟。”“洗澡,就是在盆里倒点水,凑合着擦两把。”68岁的老村医回忆起从前的日子,直摇头。

村中行医数十年,走家串户,翟士刚经历过苦难,也见过太多苦难。修造房子的成本价不到1万元,政府补贴3000元,后来提高到5000元。“这么好的政策,要积极参与、支持。”他主动找到赵小龙,表示愿意带头拆除旧房。

翟士刚和邻居成了村里带头吃螃蟹的两户人家。年底,新房落成,灰顶白墙,上下圈梁构造柱,能抗八级地震——“把这两家当作样板房,要让别的村民看到政府给盖的是啥样的房子,心就定了。”

春节一过,村民们主动上房揭瓦,家家户户开始拆房。此后,随着房屋造价成本上升,补贴提至2.2万元。房屋则统一制式、严格标准,按照图纸挂图盖房。

只有住得安全,才能谈论其他,这是走出贫困的底层逻辑。“思想上一旦转变过来,这项工作就推进得特别快。群众之间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有一种别人家都在修房、我不修就掉队的心理。在推进速度最快的2018年前后,下乡时路都没法走,家家户户都在盖房。”隆德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辛学发回忆。

2014年以来,隆德县完成危房改造24283户,兑付资金5.4亿元,实现安全住房全覆盖。

泥土抹就的土房子,彻底从隆德的山川丘陵间消失。

“哪年哪月有这样好的社会”

新和村四面环山,气候凉爽。前身为翟家堡子,后改为下河槐村,合并周围5个行政村后,更名为新和村。2016年,整村推进脱贫销号。

“就我这院里,每间房都有厕所。”老村医抬手指了指自家院中的七间房。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当地扶贫、交通等12个部门联合攻关,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硬化道路通达至每一户村民家门口。2017年,新和村村委会动员村民入股,成立旅游公司。2020年,新和村人均收入达1.1万余元。

“5000多年,哪年哪月有这么个社会,国家养活种地的农民,操心老百姓吃住,看病还给报销。从古至今,再繁盛的朝代都没有过。”

“国家政策这么好,咱们也朝好里闹。”

这家门口,雕花的石栏杆围出一方花圃;那家上房的相框里,71岁的女主人身着紫红旗袍,戴一串珍珠项链,笑得大方,茶几上散落着几粒枇杷;老村医家院子里的圆桌上,放着一个快递包裹,“从网上买的书”。老村医摆了摆手中的新手机,这是他去年国庆时花2000多元买的,背后是鲜亮的手机壳……翟士刚除了村医,还有另一个身份:村里马社火的议程官。每年正月里耍社火时,他就会创作几段四句诗进行现场解说,如同新农村里的Rapper,宣讲好政策,夸赞好时代。

这不,张嘴就来:“打好脱贫攻坚战,整村推进是关键。修新房、建新院,村容村貌大改变。”

翟士刚期待着全村村民共同努力,一起把旅游产业搞好。

政府想得更为深远。目前隆德县已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县3万余户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形成县乡村三级监测预警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从烂塌房到砖混房,从走不出大山到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年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到1.1万余元——昔日山川,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中,早已被湮没成历史尘烟,换了天地。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