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曾经撕不掉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贫困标签”的盐池县,成为宁夏9个贫困县区中第一个摘掉“穷帽子”的县。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人民网宁夏频道全媒体记者团队深入宁夏盐池县,揭秘这里脱贫致富的“密钥”,倾听百姓走向小康生活的故事,进村入户探寻盐池大地新变化。
人民网盐池6月24日电(赵茉钰)“我想我还是眷恋着这片土地。”2012年,在大城市打拼了近5年的大学生杨彦昭回到家乡——盐池县二道沟村。当看到村里的土地因缺少资金和技术大规模被荒废时,杨彦昭不顾亲人反对,毅然放弃一线城市的生活回乡创业,带领乡亲开启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致富路。
2014年创业初期,杨彦昭就碰到了个棘手问题——大多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杨彦昭不分昼夜地走东家进西户,和老乡们促膝恳谈,发现他们担忧流转土地后就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对此,杨彦昭提出“我耕他种,他不种我种”的耕种方式。“我承诺耕地费低于市场20%—30%的价格收取。老乡有优先耕种权,如果他放弃的话,那么我来种,每亩为农户支付50元土地费。”站在老乡们的立场上使得难题迎刃而解,杨彦昭最终获得流转土地1500亩。
这么多亩田攒在手里怎么发展?还是得聚集力量办大事。随后,杨彦昭成立了盐池县湖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最开始入社的共6户28人,前期投资230万元,总共流转土地6118亩,购买大型拖拉机2辆、大型收割机2辆等若干台大型农机。
合作社先从种植当地特色农作物荞麦干起,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也减少了成本。“我们合作社利用每年的盈余不断投入,从最开始只种植荞麦,生产初级加工产品,再到同时种植饲草料,发展盐池滩羊、生猪养殖,利用动物粪便做有机肥料回馈种植业,形成循环农业。”杨彦昭说。
杨彦昭在小杂粮加工厂。受访者供图
“如何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随着湖生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长,杨彦昭不断思考着。2016年年初,合作社共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南洼自然村建设盐池县二道沟村循环农业扶贫示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里,一座小杂粮加工厂、40座滩羊养殖棚、70座生猪养殖棚建起来了。“小杂粮加工厂可以带动220户农民种植19000多亩品种不同的小杂粮,我们也按照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小杂粮。”杨彦昭说,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也与全村的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协议书,每年给贫困户每户兜底分红2000元人民币。
给贫困户发放分红。受访者供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作社2018年又成立了盐池县湖生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实行服务站+农户(贫困户)+专家的生产模式。“我们服务站始终按成本价收费,不赚取农户一分一毫。”据悉,该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服务,受到了周边农户一致好评。
“政府的政策扶持我铭记于心,乡亲们的支持我也很感激。我相信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努力回报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杨彦昭充满感激。作为一名党员,他希望能把产业做大做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