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果实1000公斤,产量是乔化苹果亩产的3倍至4倍,用工量仅是乔化苹果的10%至20%,且节药、节肥、节水,果实品质高。”5月22日,彭阳县自然资源局技术专家陈克斌说,试验的结果坚定了彭阳县推广矮砧苹果产业的信心。
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链条短的问题,2018年,彭阳县从国外引进优质矮砧苹果,在红河镇红河村试验50亩。第二年试验成功后,彭阳县又在红河镇红河村和城阳乡涝池村示范种植600亩,在红河镇试验示范栽植矮砧苹果1100亩和城阳乡涝池村新发展100亩,均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彭阳降雨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霜期长,无工业污染,拥有种植矮砧苹果的环境优势。今年3月,彭阳县利用闽宁协作资金2200万元,选择白岔村、杨坪村等12个水源充足、温度适宜的贫困村,每个村建一个百亩矮砧苹果示范园,共计建设1200亩。
基地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设,前3年由农业龙头企业代建代管,代村集体培训技术人员;第4年,农业龙头企业和村集体采取二比八分成,企业收回每亩垫资和管理费收回后,将基地交给村集体管理。陈克斌算了一笔账:相对传统乔化园,每亩每年节约劳动力30个,10年计算节约劳动成本3500万元。
“果园即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鲜果3000公斤左右,每公斤平均按6元计算,亩收入可达1.8万元,纯利润亩均为7300元,苹果树结果一般寿命为25年,1200亩矮砧果园一生纯收益为2亿多元。进入盛果期,白岔村200亩苹果年收入360万元。”白岔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权对示范园充满了期待。
目前,城阳乡涝池村采取“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利用水库联蓄联调,将石头崾岘水库和西庄水库的水引到涝池村,已经发展矮砧苹果2400亩,一个集优质苹果育苗、种植、仓储物流、生鲜销售、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苹果产业链蔚然成型。
“基地建设可生‘四金’,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实现财产性收入;农户在基地干活,挣到薪金;村民入股,可以赚到股金;村集体有收入后,可以用来支持群众致富,救助困难户,缴纳养老保险,减轻政府负担。”通过建设矮砧苹果示范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记者 剡文鑫)
搭建水肥一体化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