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秀出“國際范”

——解碼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緣何香飄世界①

2020年11月02日08:11  來源:寧夏日報
 

沒有一顆葡萄被辜負,沒有一瓶美酒不被寄予厚望。

在瓶塞開啟的那一刻,在紫色瓊漿滑入高腳杯的那一刻,在眾人目光下靜靜醒酒的那一刻,在酒杯碰觸發出清脆祝福的那一刻——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美酒,正在完成著她的使命。

經過種植、採摘、釀造、發酵,和晶瑩的葡萄一起融為美酒的,是賀蘭山下的風土、味道、民俗、文化,層層滋味,蘊在酒中。

因為地處業界公認的“黃金緯度”,擁有地勢均衡的“黃金海拔”,加之黃河水的哺育、賀蘭山的呵護、光熱風的塑造,“在寧夏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賀蘭山東麓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年輕的葡萄酒明星產區”。

近年來,寧夏黨委、政府立足賀蘭山東麓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推進葡萄酒產業發展,現已形成49.2萬畝種植面積、1.3億瓶葡萄酒年產量、261億元綜合產值的優質產業。10月22日,寧夏賀蘭山東麓獲評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游產區,與智利上麥坡、法國盧瓦爾蒙路易、新西蘭懷拉拉帕等世界名酒產區比肩而坐。

一杯葡萄酒,讓寧夏站在了世界葡萄酒舞台的中心﹔一杯葡萄酒,秀出了“國際范”。

寧夏的紫色夢想正在綻放,賀蘭山東麓,正向著聞名遐邇的“葡萄酒之都”穩步邁進,這個散發著馥郁芬芳的名字,假以時日,當驚世界殊!

犁之辛

【犁,耕也。在寧夏,一批批“墾荒牛”深耕葡萄酒產業,將打上賀蘭山東麓印記的葡萄美酒托到世界舞台中央。】

都道“三十而立”,而劉忠敏著手種植葡萄時,已年過半百。如今,第一批葡萄藤也近“而立”,它們知道扎根於此的所有不易,卻跟那位倔強的老人一樣,任憑沙打風吹,辛苦從不言說。

20多年前,劉忠敏和妻子在賀蘭山下種起了葡萄。遍地砂礫,風吹石跑,容不下一棵草的生長。劉忠敏不信邪,帶領家人推著小車撿石頭,用鍬鏟、用手摳,“犁”地整平了百畝荒灘。當黃河水通過滴灌潤澤了喊渴的葡萄秧苗,硬漢的眼眶噙滿了淚。

賀蘭山下的葡萄苗,哪一株沒經歷過汗水的澆灌?那種咸得發澀的獨特味道,通過藤蔓傳達給葡萄,讓它們多了堅毅,少了嬌氣。

葡萄苗扎根生長,葉枯葉落,一晃三年,終結果實。金秋的收獲不但沒給劉忠敏帶來喜悅,反而讓一家人陷入兩難。葡萄的收購價格並不理想,算筆細賬,一車釀酒葡萄竟賣不過一車糧食的價。種?不種?劉家老少有了分歧。還是劉忠敏拍了板:“接著種!不僅要種,還要種得講究!受點挫折就打退堂鼓,虎頭蛇尾哪能干成事?”

風土的性格影響著這裡的人,人的性格影響著杯中的酒。

在劉忠敏的堅持下,有性格的“劉家葡萄”打出了名氣,山腳下逐漸興起的多家酒庄前來訂貨,經常會遭遇“售罄”。

2011年9月7日,世界葡萄酒大賽頒獎典禮上,當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獲得唯一金獎的“加貝蘭”干紅葡萄酒時,萬裡之外的劉忠敏也被榮譽包圍——那款為國爭光的葡萄酒,所用的正是“劉家葡萄”。

又是10月,萬畝葡萄醉染賀蘭山。73歲的鄭永金站在自家葡萄園內,時光倏爾,青絲成雪。

18年前,鄭永金從廣東潮汕來到吳忠市紅寺堡區,群山腳下,一片荒蕪,“狂風刮起漫天黃沙,白天瞬間變黑夜,比我們那邊的台風還要厲害。”惡劣的自然環境不但沒能逼退老人,反而激發了他的倔勁,他帶隊推沙丘、修水渠、改良土壤,用了兩年多時間,將2萬多畝荒沙地變成良田。2007年,第一茬葡萄挂果收獲。2009年,凱仕麗酒庄的第一杯葡萄酒芳香四溢。

時至今日,鄭永金仍舊不習慣寧夏的飲食,可這十多年間,他隻有過年幾天才能回老家改善伙食:“葡萄園就像我的孩子,隻有在這裡,才能結最好的果,釀最醇的酒。”

躬身犁田,甘苦自知。

世界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在品鑒了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后說:“毋庸置疑,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在寧夏。”

這句贊譽的背后,是劉忠敏、是鄭永金、是無數寧夏葡萄酒人不退縮、不放棄,在狂風砂礫中播種希望的耕牛精神。

禮之幸

【禮,以事神致福也。中國人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產自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禮贈友人。】

10月22日,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在銀川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愛好者到訪這座“葡萄酒之都”品酒會友,北京世紀國際康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金蓉女士考察了多家酒庄,一路行一路拍照:“來之前我還在猶豫,帶什麼伴手禮給家人?現在決定了,就帶葡萄酒!”

寧夏扶貧書畫院負責人李曉紅女士卻在走訪了多家酒庄后猶豫起來:“各家有各家的特色,甚至不分伯仲。之前我一直在代理澳洲葡萄酒,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我會很快將代理產品換成寧夏本土葡萄酒,不過有一事為難:到底選哪家的葡萄酒?”

長城天賦葡萄酒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銷量不降反升,月銷600萬元以上﹔覽翠酒庄的明星產品“覽翠”酒價格不菲,卻依然持續熱銷﹔銀色高地“闕歌”酒兩次登上國宴餐桌﹔宴請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庄酒,也出自賀蘭山腳下……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將葡萄酒作為饋贈親友的伴手禮﹔產自賀蘭山東麓的葡萄美酒在國際各類重要賽事上斬獲大獎1000多項。

沒有哪個酒庄能說得清,自家的酒最遠銷到了哪裡,法國、德國、比利時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人在細品來自賀蘭山東麓的這一杯佳釀。

其實,早在36年前,寧夏人的生活中就已“禮遇”葡萄酒,一杯“西夏王”用其浪漫的氣質,填補了改革開放初期身處內陸的寧夏人對葡萄酒文化的缺失。那時,有多少人能夠正確地舉起葡萄酒杯?更別提品味其中的單寧、酸度、酒體和結構。

大自然贈給寧夏的“厚禮”,被歲月的艱澀磨去了光彩。

時光荏苒,賀蘭山腳下的酒庄早已鱗次櫛比。2009年,賀蘭晴雪酒庄釀酒師張靜誕下女兒,次年3月,她調配了一款混釀葡萄酒,在橡木桶上刻上了女兒的名字、生日和出生時的腳印,並給這款酒取名“小腳丫”。這款送給女兒的禮物,受到國際著名酒評家的高度贊賞,並被收錄在《世界葡萄酒地圖》中。

不到30年,寧夏葡萄酒已完全褪去了年少的青澀,呈現出站在山頂的自信與洒脫。

很多人誤認為維加妮酒庄起了“洋名”,庄主張毅表示不止一次地解釋,“維”在英文中是“我們”的意思,一瓶好酒,“我們加你”,是自然饋贈人類的禮物,是寧夏奉獻給世界的禮物。

立之行

【立,建立、樹立。《說文》有曰:君子以立不易方,即樹立德業的信念不會輕易改變。】

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該片講述了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建廠經歷,其中一個鏡頭裡出現了寧夏葡萄酒的身影。

“這並不是擺拍和廣告植入。”寧夏夢沙泉葡萄酒庄庄主盧大晶說,夢沙泉葡萄酒是福耀集團的指定用酒,順理成章出現在了影片中的宴會上。

這部紀錄片的背后有很多故事,所有故事的起點源於閩寧合作。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是福建人,閩寧合作開始后,先生非常關注寧夏,也因此接觸到寧夏的葡萄酒,並對酒的品質十分認可,在這樣的機緣下,他將寧夏的葡萄酒用作集團的指定用酒,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寧夏葡萄酒出現在了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中。

一個產業的正向發展,除了良好的產業基礎,還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葡萄酒產業的高度重視、積極推進,訂“立”目標,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新近制定的《中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30年)》,明確了今后5年到10年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統攬,將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打造成為中國葡萄酒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葡萄酒+”融合發展的創新區、生態治理的示范區和“一帶一路”合作交流及寧夏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成為聞名世界的“葡萄酒之都”,讓寧夏葡萄酒“當驚世界殊”。規劃到2025年,釀酒葡萄基地規模達100萬畝,年產優質葡萄酒25萬噸(3億瓶)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元。到2030年,釀酒葡萄基地規模達150萬畝,年產優質葡萄酒45萬噸(6億瓶),實現綜合產值2000億元。“屆時,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元。”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葡萄酒產業關系發展、關乎生態、關聯文化,是典型的‘第六產業’。”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華教授說,要想使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突出風格,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節能減排,“其中,突出風格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做出具有賀蘭山東麓特色的葡萄酒”。

根據《規劃》要求,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將進一步推進跨界深度融合,以葡萄酒產業為核心,拓展葡萄酒+教育、文旅、體育、康養、休閑、生態等新業態新模式,將葡萄酒產業打造成多產業融合、高綜合產值的復合產業。

北緯38度,一條世界公認的葡萄美酒黃金線,在這裡,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帶正在蓬勃發展,與一二三產優勢疊加,加之政策紅利發酵,美酒芬芳,香飄世界。(記者 秦磊 王婧雅 王瑩)

<p>    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引得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到訪這座“葡萄酒之都”品酒會友。</p>

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引得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到訪這座“葡萄酒之都”品酒會友。

(責編:高嘉蔚、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