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下,近年來海原縣以閩寧勞務協作為重點,通過建機制、強技能、穩就業、優服務等,不斷發展壯大“離土”產業,年均實現轉移就業9萬人,工資性收入超過10億元,佔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勞務產業成了農民增收的“半壁江山”,確保貧困戶穩定可持續脫貧,該縣也因此被評為自治區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縣。
9月9日,福建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檢測線上,檢測員李成章用儀器熟練地檢測著一塊塊手機屏幕。他是海原縣鄭旗鄉上川村人,今年3月得知海原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局組織人員赴福建務工后,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當月,海原“點對點”向廈門天馬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輸送100余人務工。經培訓上崗后,檢測員李成章每月工資為5000元左右。“廠裡給我們提供免費宿舍,還有伙食補貼,我基本上每個月都能存些錢。”
自2019年福建漳浦縣第二輪對口幫扶海原縣以來,共建設2個產業園區、2個勞務基地、10個閩寧示范村、4個保障機制,簽訂了17個結對鄉(鎮)、31個結對村、31個企業結對深度貧困村及勞務協作協議書。今年以來,海原縣實施了“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線上“春風”行動等。福建省漳浦縣人社、就業部門到海原縣開展線上招聘,宣傳了福建漳州市55家企業1500余個就業崗位,並舉辦閩寧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閩寧勞務協作加快了海原縣貧困群眾致富的步伐,開啟了海原縣脫貧攻堅“加速度”。目前,海原縣在福建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建立了海原縣務工就業基地,共向該基地輸送533人,累計向福建各用工企業輸送9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46人。(記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