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基层治理风光好 幸福生活扑面来

记者 王玉平 强永利 剡文鑫 党 硕 文/图

2021年06月03日08:35  来源:宁夏日报
 

泾源县迷人的田园风光。

庞东村的幸福模样

初夏,沿着344国道来到泾源县泾河源镇庞东村,村口处一块一人高的石头引人注目,石头上“幸福庞东”4个大红字在绿树掩映下尤为醒目。驱车前行,干净整洁的村道两边,用木栅栏围成的花圃里鲜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村里白墙、灰瓦、红柱、绿植相映成景。登上村后的山顶,百年梨树冠如华盖,站在树下远眺,草木葱茏随山势起伏,如一幅风景画。

蓝天白云下,几只鸡在林间漫步啄食,大人在田间劳作,孩童在广场上嬉戏,一切显得和睦有序、悠然自得。庞东村地处六盘山脚下,耕地面积3900亩,有居民239户998人。近年来,庞东村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号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夯实乡村治理之基。

“我们村始终以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养殖、劳务和苗木产业提质增效。全村14名致富带头人中8人是党员,他们各自发挥苗木贩运、餐饮和养殖方面的特长,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庞东村党支部书记马有明说。劳务经纪人兰志显带领村里富余劳动力,在县城周边从事苗木抚育工作,一年组织务工人员600多人次。苗木经纪人马有良带着村民贩运苗木,一个春季销售树苗4万株。村民于有有学到植树造林技术后,今年回村成立造林队,带着30多人移栽树苗,实现了天天有收入。

生活不仅要富裕,还要有质量。庞东村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围绕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村齐动员清理门前粪堆、草堆和柴堆,改善院内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村里主干道、公共区域、房前屋后进行绿化、净化、美化,对屋内进行改厨改厕,整治院落,打造幸福农家。

“依托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卡,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家园。”马有明说,村民从最初“督促干”到后来“比着干”,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村民兰慧琴的幸福小院里,春夏种果菜,秋冬种叶菜,院落干净整齐不说,一年365天顿顿菜不离桌,还节省了数千元生活支出。

农村生活既要“面子光”更要“里子好”。为此,庞东村实施乡风文明“铸魂”工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随着文明程度提升,村民从原来比着要彩礼变为比着降彩礼,教育观念从“不要念书回家挣钱”向“我挣钱你好好念书”转变。

庞东村“铸魂”“夯基”齐头并进,整合资源,成立网格中心,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第一网格长,其他村干部为第二网格长,5户推选出第三网格长,建立网格员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左邻右舍发生矛盾纠纷,网格员第一时间到场解决,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全村上下信息畅通,实现14年零上访。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庞东村通过积极引导、正向激励、积分兑换,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强化了基层的综合治理能力、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促使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如今的庞东村,院落前的石头砌成墙,木头码成块,腾出的空地栽种蔬菜和果树,讲卫生已成为村民的习惯,幸福扑面而来。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走进隆德县沙塘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眼望去,连片的蔬菜拱棚,犹如蓝色湖泊。

“辣椒苗的间距不够,垄起得有点低。辣椒喜高垄、怕积水。”蔬菜棚里,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志盛耐心指导菜农栽种辣椒。

与此同时,在隆德县浙隆瓜果蔬菜公司的蔬菜基地,来自浙江的技术员指导村民咸宝兰学习穴盘播种器播种西蓝花。“一天下来,能收入100元。”咸宝兰笑着说。咸宝兰的丈夫外出务工,她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之余,一边养牛一边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在蔬菜基地,像咸宝兰这样的农村妇女有百余人。

“这些农民,很多都是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土地流转费每年在400元到600元,通过给企业打工,不仅每月增加了一笔收入,而且学到了技术,成为‘产业工人’。还有一些农民,学到了技术后,自己承包蔬菜大棚,然后借蔬菜公司‘出海’,把蔬菜卖到外地,不愁销路。”沙塘镇党委书记张毓龙告诉记者。

沙塘镇街道村是隆德县2019年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强村”之一,该村临近312国道,交通便利。2019年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已累计投资370万元。街道村党支部书记许小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建起84栋日光温室、25栋大拱棚,仅仅种植草莓,搞亲子采摘一项,一栋大棚一年收入达四五万元。

今年以来,5栋大棚已收入30多万元,与去年持平,而且带动农户就业20多人。在当地,许小龙是有名的致富能人,自己经营着当地最大的面粉公司,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后,充分发挥“能人”作用,突出市场需求,积极拓展“能干”产业,确保项目“能用”“能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隆德县抢抓自治区、固原市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突出主导、多元发展、订单种植、错季销售”的思路,以渝河、甘渭河川道区为重点,提升以中南片川道区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带。2020年,蔬菜总产值3.5亿元,提供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元,亩均净收益3000元,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隆德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5万亩,建有千亩以上蔬菜基地(园区)18个,总面积2万亩,主推穴盘育苗、高垄覆膜栽培、膜下芽前化学封闭除草、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优新品种、优新技术应用全覆盖。

激活社区治理“红色细胞”

“说句真心话,我到业委会来,就是被她俩感动了!”

5月20日,在固原市原州区西城路社区荣华锦园小区,刚刚开过业主委员会筹备组“碰头会”后,58岁的业委会筹备组成员李世宝面对记者的镜头,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李世宝口中的“她俩”就是原州区古雁街道办事处西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伏小粉和工作人员宋玲。“她俩对工作的认真劲儿,打动我了!”李世宝说。被业主“粉了”,这让伏小粉和宋玲多少有些意外。

有着20多年党龄的李世宝,退休前在宁夏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做过管理工作,平时和老伴住在银川,荣华锦园小区的房子只是退休后偶尔来住,没想到住了一段时间后,老两口再也舍不得走了。“固原山清水秀,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除了生活环境好,李世宝更看重的是社区治理水平。

荣华锦园现有1312户6000多人,因为一直未成立业主委员会,加之小区建设之初留下很多“后遗症”,居民有个大事小情,没处商量解决。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伏小粉把这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带着宋玲深入小区听取居民意见,着手筹建业委会。在伏小粉的带动下,业委会吸引30多名业主参加,设立64个单元楼楼长,有问题随时解决。小区地沟排水不畅,业委会监督施工方挖开重修;小区绿化,施工方企图用杨树替代梧桐树蒙混过关,被伏小粉和宋玲识破后重栽。

“她干活雷厉风行,白天入户了解情况,晚上加班制定计划,还要照顾即将高考的女儿和年迈的公公婆婆。”业主黄青霞说起伏小粉,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与荣华锦园相邻的荣华园因年久失修,小区道路坑洼不平,车位紧张,不少居民将公共绿地圈为己有。为此,伏小粉先从选优配强业委会抓起,硬化路面,清理卫生死角,增加停车位,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针对辖区实际,西城路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成立了“送学志愿服务小组”“四点半课堂”“儿童快乐家园”等功能室,建立共建单位与小区结对、在职党员与孤寡独居老人结对帮扶模式,为居民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务。

“党员主导参与业委会工作,才能激活小区管理的‘一池春水’,让老百姓有幸福感、归属感。”总结11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伏小粉深深体会到,在基层治理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党员的“红色引擎”力量,才能有效激活城市社区末梢“红色细胞”能量。

“做社区工作就跟种地一样,苦下下了,没道理种不好。”李世宝说。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对结果满意吗?以后有事就找网格员,或直接给我打电话。”“大家满意得很,多谢你们费心。”

5月22日,彭阳县草庙乡草庙村党支部书记汪志东给村民秦正军等人打电话,询问土地纠纷调解一事。

今年,草庙村机修高标准农田7000多亩,打破原有耕地界限,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方法对窄小地块整合,修建成水土保持能力高、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大块地。机修结束后,部分农户因重新分地发生纠纷。

汪志东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网格员和老党员上门调处,在你退我让中,秦正军等8户农户通过调换土地,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生活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也不想把事闹大,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争来争去就闹出了矛盾。”汪志东说。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彭阳将全县划分为63个城镇社区网格和697个农村社区网格,建立乡镇党委书记、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金字塔”式五级网格架构,实现“一格一员”全覆盖,推动服务群众由“个人独奏”向“集体合唱”转变。

草庙乡探索建立“1234”网格化基层管理机制,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选任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组长为网格员,按照1名网格员联系30户,形成“一张网”服务群众到户。草庙村进一步具体化,把志愿者服务队、“红白理事会”、产业发展等事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中,由21名网格员联系643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惠民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参与调处矛盾纠纷等日常工作。

“没有网格员之前,政策宣传有空白,技能培训不到位,谁家有难事、烦心事,大家都不清楚。”汪志东说,“自从有了网格员后,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渠道畅通了,群众的大小事具体到人,实现群众的事有人管、有人问,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彭阳县把服务群众放在突出位置,立足为民办实事这一核心,牵住职能优化“牛鼻子”,吹响谋篇布局“集结号”,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服务群众优势。采取“减县补乡”的办法,充实加强基层一线工作力量,转隶下沉人员,增加乡镇编制,制定乡镇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配套制度。

“以前宅基地审批、残疾证办理、社保医保等民生事项,群众要进城到有关部门办理,现在在镇上就能办理。”王洼镇党委书记祁涛介绍,通过职能优化、权限下放,镇政府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各行政村成立“家门口”便民服务站,涵盖民生、代办、孤寡老人事务、金融、警务、法律等涉农涉民事项,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村上还对孤寡残疾人、子女在外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有啥事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办事不用跑路,方便又省力。”王洼镇路寨村村民闫志鹏感慨地说,之前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村级事务的好坏漠不关心,现在村里有事抢着干。

彭阳县以改革“切入”,服务“破题”,让基层党组织领好队、担重任、唱主角,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变基层管理为治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