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包产到户第一村的振兴计划
将近一个月了,没迎来一场透雨。田里墒情有点差,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张易村上滩村民小组山地里,玉米苗长得刚离开地皮,比雨水顺时的年份矮了一大截。
“这么旱的年成,要是在农业社时,社员害怕庄稼歉收,粮食不够吃,心里会慌得跟猫抓了一样。”73岁的武秀兰曾是被饿怕了的人,她说:“现在,地膜马铃薯旺旺地在地里长着,圈里还养着大肥牛。娃娃们在外打工挣钱,我吃着低保。天再旱,心里不发慌,不害怕挨饿。”
武秀兰的淡定,折射出西海固地区农民圆了小康梦后的从容不迫。
包产到户
直到1980年,武秀兰才知道,大队里的男人们在1978年春天冒着坐牢的风险干了一件大事。
那时,上滩大队(2015年并入张易村)土地贫瘠,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亩产特别低,辛苦劳作一年连口粮都不够,主要依靠救济粮艰难度日。遇到饥荒,家家都有一个人外出乞讨要饭。家徒四壁,炕上只铺一张竹席,家境稍好的还有一两床烂棉絮被子,孩子多家境不好的人家,把两三个化肥袋子连在一起当被子盖。有的家庭只有一双草鞋,冬天一家人轮换穿着外出,不出门的都缩在炕上。“那个穷,那个可怜,我现在想都不愿意想。”武秀兰摆摆手说。
穷则思变。
当时,武秀兰的丈夫是上滩大队中山小队队长。“1978年开春的一个晚上,丈夫从大队部开会回来给我说,今年得把地耕得虚虚的,把草拔得净净的,把马铃薯壅得大大的。交够公家的,剩下的都是咱们的。”
听丈夫这么一说,武秀兰觉得浑身都是干劲,每天天麻麻亮就起来拾粪,压在责任田头备春耕。“那年春天,庄里人都抢着拾狗粪,以前路上的粪把人绊倒都没人理。”
那年秋后马铃薯大丰收,亩产从上年不到500公斤增加到800多公斤,“吃饱了马铃薯,不饿肚子了,就没人出去要饭了。”
1979年初,张易公社全部实行“包产到户”。据原州区志记载:“张易公社实行承包制一年,立见成效,社员口粮由上年人均81公斤,增至162公斤;人均收入由31.96元增至48元。”
1980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武秀兰踏踏实实种承包地时,才弄明白2年前丈夫神神秘秘说的那个事。
原来,1978年春季,原上滩大队中山生产队把600亩集体土地里的350亩马铃薯地承包给农户,每人承包3亩。承包后土地由农户自己管理、种植,秋后每亩向村集体上交600公斤马铃薯,其余的归个人。在当时,这是一件轰动宁夏的大事,“当时,把集体土地分给个人种是犯错误的,弄不好,挑头的人会坐牢”。
精准脱贫
包产到户后,饿怕了的中山组农民甩开膀子种粮食。“那时,庄里人赶着牛驴把地一年要耕四五遍,地松得把人能陷进去,产的粮食是承包前的几倍。庄里人比谁家粪堆大、谁家麦垛大。” 武秀兰说。
肚子是吃饱了,但身上还穿着补丁衣,住的是漏雨的土房子,还要为家人看病、娃娃上学、儿孙结婚花钱发愁,中山组村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1997年前后,固原市原州、西吉等县区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带动当地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紧靠六盘山西麓的中山组,黑沙壤土地里种出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于其他地方,是优质马铃薯种植的最佳地。“我们种小麦够一年吃就行了,其他土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连着种了几年,手上不是太缺钱花了,不再穿补丁衣服了,开始有钱翻修土坯房了。”武秀兰说。
但种马铃薯致富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除过成本,所剩无几。固原市发挥闽宁协作等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种“铁杆庄稼”。中山组乃至张易镇大多数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凭着吃苦耐劳、诚信好学等品质,打造了“张易劳务”名片。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原州区针对中山组处于六盘山生态保护区红线边缘、村庄劳务经济发展好等实际情况,决定对该村进行整村生态移民搬迁。主要是劳务移民,即给愿意搬迁的每户农户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分配一套安置房,每户提供一个公益性岗位或通过培训实现1至2人就业。
劳务移民政策得到了中山组村民的积极响应,64户人家就有44户搬迁进城。
“从户籍上算,还有20户没有搬迁,实际常住户数就十五六户50来个人没搬。这些人不愿意进城,主要是因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担心进城找不到活干,过不好日子,就守在村里不愿意动弹。”中山组组长赵宝刚说。
当时有个传言,“按政府规划,中山组是整体搬迁村,如果不搬的话,留在老庄子就没人管了,断水断电断路,啥补贴都没了,啥好政策都享受不了。”
这个传言让留守中山的村民慌了几个月。
不久,硬化路从山底一直修进村,修到村民大门口。自来水也通上了,动力电也进村了,危旧房子翻盖成砖瓦房还有房改补贴,养牛养羊有棚圈补贴母牛补贴,还能贷上贴息扶贫款……“我是个病身子,三六九吃药住院,看病花的钱自己也就掏了个零头,一月还领着几百元高龄补贴。”武秀兰守在中山村没耽误脱贫。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圆了小康梦的中山组十几户人家日子过得很滋润。
乡村振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赵宝刚看来,固原包产到户第一村还能更美好些。“现在农村啥都好了,就是人太少。”
中山组大多数村民劳务移民后,大量的耕地闲置。脱贫户杨百林、赵天晴等五六户人家承包了闲置耕地,种草养肉牛近40头,致富产业发展势头初见端倪,但还没有把宽裕的土地资源最大效益利用。
“2014年,我养了2头母牛耕地。这2头母牛对得起我们,这六七年下了八九头牛娃子,母的没舍得卖,留下来繁育扩栏。牛圈里现在有12头母牛和2头育肥牛,最大问题是我家种的草不够用,每年还要花2万元买草料。”脱贫户杨百林家的牛棚是村里最豪华的“地标建筑物”。
按照赵宝刚的规划,向政府争取项目把村里500亩山坡地整修成“宽大平”梯田,机耕机收。200亩耕地用来高质量发展垄上覆膜覆土马铃薯产业,每亩净收入可达4000元。300亩耕地,用来种植玉米、大麦、小麦、豌豆等,一方面保障中山人吃粮,另一方面能提供100头肉牛的饲料。移民搬迁废弃的宅基地,长时间没人打理,赵宝刚想把这些宅基地连片开发成肉牛养殖园区。
“成立个种养合作社,把土地流转集中起来,家家出一个劳力,每户每年能挣个二三十万元。村里有大钱可挣,不相信年轻人不回农村发展,不相信村里没人气。”赵宝刚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