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一业兴带动万家增收

记者 剡文鑫

2021年05月25日08:24  来源:宁夏日报
 

5月18日,彭阳县古城镇郑庄村两山相间的川台地上,数百栋钢结构大棚整齐排列,淡蓝色棚膜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大棚里绿油油的辣椒苗茁壮成长,乳白色花朵如繁星点缀其间,菜农郑立穿梭在菜行间忙着清除杂草。

“去年种菜收入12万元,今年扩大规模,保守预计收入15万元。”2年前,在外地务工的郑立见老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产业,回家承包了7栋大棚,种植辣椒、小番茄等蔬菜。当年恰逢风调雨顺,又值蔬菜行情稳定,郑立种植的大棚蔬菜喜获丰收。

“大棚、露地蔬菜亩均收入5000元,种植1亩蔬菜相当于种10亩传统作物,比外出务工收入高很多。”尝到种菜甜头的郑立算账后,在原有种植面积基础上,今年再承包3栋大棚,并与蔬菜公司签订供销合同。

郑庄村全村耕地面积2240亩,常住人口89户281人。2016年之前,郑庄村凭借较好的水土和光热资源,发展以玉米、烤烟和设施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随着产业政策调整,烤烟种植退出国家计划,150栋水泥拱架蔬菜棚也因年久失修、效益低下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放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面对村经济发展瓶颈,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仲仁积极寻找出路。

当年,彭阳县把蔬菜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方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张仲仁从中看到希望。

2020年,郑庄村立足当地气候和土地资源禀赋,推广优质高效蔬菜种植。村民齐动手,拆除旧棚,搭建新型钢架拱棚,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川道地区发展大田叶菜、露地辣椒、设施蔬菜,并选择制作剁椒酱、火锅底料、辣椒色素等优质辣椒产品,进行规模化连片种植。

在生产管理方面,郑庄村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农林科研院所协作开展拱棚辣椒标准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耕地、施肥、育苗、浇水、松土、除草、通风、采摘等环节,采取统一标准、跟踪监测、精准施肥,确保蔬菜品质,保障丰产又丰收。

“我们村的蔬菜不但种得好,还与供港蔬菜公司签订娃娃菜、辣椒、番茄等蔬菜供销合同,与外销企业签订辣椒色素销售合同,确保蔬菜销售有保障、群众种菜无后顾之忧。”张仲仁介绍,村里整合土地和人力资源,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带领群众抱团发展,实行订单种植,一年下来收入800多万元,常住户户均收入10多万元。

今年,彭阳县紧盯“十四五”末建成10万亩高质量蔬菜产业集群目标,开展产业争先行动,成立绿色食品产业专班,组建技术服务小组,建立农技人员包村抓点工作机制、产业到户项目“443”监管机制等,确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围绕郑庄村,联合田庄村,建成千亩冷凉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解决各村发展产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问题。”古城镇党委书记高应广介绍,镇上按照一镇一域整体谋划产业布局,破除村组界限,统筹技术、土地,打造产业集群,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农产品良莠不齐、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发展蔬菜产业,彭阳县以群众增收“菜园子”建设为重点,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三统一”,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推进“彭阳辣椒”由红茹河流域向长城塬、孟塬、安家川流域推进,由鲜椒向线椒、朝天椒和种苗等多元化专用品种拓展,由设施栽培向露地生产延伸,由多年重茬种植向合理轮作迈进,由一年一茬向一年多茬发展。

“全年计划新建新型钢架结构塑料大棚500栋、千亩以上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4个,力争全县蔬菜面积达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6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元,跻身全区蔬菜产业大县。”彭阳县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依托东升、蜀蓉、万凯等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打造红河、宽坪、海子塬、郑庄4个千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已完成钢架大棚建设221栋,建成红河镇红河村有机蔬菜基地、红河宽坪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新集海子塬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田郑庄“拱棚+露地”蔬菜生产基地等千亩蔬菜基地4个,蔬菜种植面积达2.56万亩,以辣椒、菜心、甘蓝为主的露地蔬菜订单种植面积5058亩,完成蔬菜生产基地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配套3000亩。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