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山水田园 锦绣彭阳

2020年12月10日08:14  来源:宁夏日报
 

   经典故事

   彭阳县历史悠久,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红河、茹河流域繁衍生息。

   在彭阳,人类的历史烙印从未断代,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文物印证,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都惊艳世人。

   从刀耕火种到机械作业,从汪洋大海到连绵丘陵,从荒山枯岭到绿水青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均能创造并发现奇迹,寻得文明延续脉络,获得改革进步力量。

   1983年,彭阳建县,成为宁夏南部最年轻的县。

   37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改山治水不懈怠,硬是用双手筑成一道“生态长城”。

   古色历史彭阳、红色革命彭阳、绿色生态彭阳,跨越时空,交织成绚烂的人文景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并由此催生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旅游文化。

   “一转眼,来彭阳快10年了,我已经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彭阳人。和每一名彭阳人一样,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她的悠久历史,爱她的革命精神,爱她的绿水青山。”彭阳县委书记赵晓东在彭阳工作多年,亲身参与并经历彭阳发展变革。

   古色彭阳

   彭阳县位于六盘山东麓,远古与现代跨越时空在这里交融,凝聚成彭阳独特的气质。

   古城镇店洼水库打石沟,考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规模相当于一个县城大小。窑洞建造讲究,被考证为中国窑洞鼻祖,石灰地板上的那个神秘大脚印,引发了多少远古遐想?在不产玉石的彭阳,出土玉璋、玉锛、玉琮及大量制作玉器的废料,这些玉石怎么来到彭阳?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最是宋金夫妻合葬墓“风花雪月”。墓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美人鱼砖雕。不是丹麦披长发小美人鱼形象,而是下身为鱼身,上身造型是中国妇女形象。美人鱼的传说,近代随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等书籍传入中国,而美人鱼形象却出现在宋金时期砖雕上则是一大历史悬疑。

   彭阳县姚河塬商周遗址,颠覆了学界周人文化未过陇山的论断,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评委专家给予姚河塬商周遗址“五个最西北”: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铸铜作坊遗址。

   朝那湫渊,朝那古城,朝那铜鼎,朝那石刻,一再印证那座秦汉大邑就屹立在彭阳大地上,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就在彭阳。

   彭阳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各种文化遗存多如繁星,战国秦长城、姚河塬商周遗址、百泉县遗址……无一不彰显彭阳县文化品牌资源优势。

   彭阳县博物馆,藏着一部基本完整的通史,展现悠久的彭阳历史和文化造诣。走进占地1.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古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透着历史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已磨损的骨器、草鞋、军装默默讲述沧桑巨变。荡漾在7000多件文物中,犹如在时空里穿梭。

   “为了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采取数字信息技术,通过线上演示,线下组织群众现场观看,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让人们了解彭阳历史文化,体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彭阳县博物馆馆长杨宁国说。

   “每一个考古发现,都在丰富着彭阳人文历史。每一件出土文物,都是能与先祖对话的信物,令我和每一名彭阳人骄傲、自豪、自信。”赵晓东说。

   守着“宝山”,彭阳县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实践路径,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内涵,利用“文化+旅游”进行拓展和延伸,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红色彭阳

   踏着中央红军长征在彭阳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每一次都是初心和使命的淬炼。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并取得青石嘴战斗的胜利,当晚,毛泽东宿营小岔沟窑洞。这是红军长征踏上黄土高原后,毛泽东住过的第一孔窑洞。

   当城阳乡长城塬上乔家渠窑洞的灯火亮起,苍茫的秦长城在芨芨草陪伴中,向着远方延伸时,一组脚印已踏上了新的征程。

   1935年10月8日,中央红军上长城塬向陕北前进,当晚,毛泽东夜宿乔家渠窑洞。塬上的战国秦长城,是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第一道古长城。

   “毛泽东在这里构思创作了《长征谣》,后来被修改成《清平乐·六盘山》。长征播种下革命种子,在彭阳县落地、生根、发芽、成长。红河党支部1936年就开始了革命活动,是宁夏农村唯一坚持开展革命活动,直到全国解放的中共地下支部。”赵晓东介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征精神已融入彭阳人的血液里,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魄,向贫困落后叫板,向穷山恶水挑战。

   乘车沿彭青高速公路到古城镇收费站下高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在罗家山腰的任山河烈士纪念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显高大雄伟。

   每年清明节,当地群众自发到烈士陵园祭扫,学校师生在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已成为一种自觉。朗诵红色经典、聆听革命故事,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

   生态彭阳

   清晨,白阳镇金鸡坪薄雾缭绕,梯田从山脚下向着山顶盘绕,展现彭阳生态人工雕琢的美,被游人冠以“大地指纹”。

   彭阳县建县37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治山治水不懈怠;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推,一个流域接着一个流域治,创造的“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造林,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用双手筑成“中国生态长城”,年减少泥沙量680万吨,实现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

   如今,绿水青山已是彭阳全域的形象,诗画四季已是彭阳全域的气质。

   春天,是彭阳最艳丽的季节,全域花海绽放,每一条河,每一道川,每一面山坡,都是看不够的美景,都可以成为引爆朋友圈的网红照片。一届届山花节,邀请全世界的人们来看绚丽彭阳。

   夏天,酸酸甜甜红梅杏勾引着吃货们,凉而不湿的气候招来避暑游客。

   秋天,是这片热土最殷实的时节。可去果园遍尝百果,可看秋叶彩绘万山。圈里的牛羊膘肥体壮,客商们守在村头收购。张杂谷基地新谷,穗头低腰,等待收割。

   中秋节,是一年只摇一次的土蜂蜜出箱的日子。霜降一过,党参、黄芪等药材便能起挖……

   冬雪封山的日子,守着窑洞炉火,吃着八大碗,做着传统手艺活,找回儿时的年味。

   金鸡坪花海正艳,青云湾云山雾罩,茹河瀑布水势磅礴。“中国最美旱作梯田”成就了彭阳又一个旅游节事——梯田节。特色农家乐风情,遍地开花,新农村建设渐次展开。

   近年来,彭阳县将生态经济与全域旅游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大文旅休闲项目建设、精品演艺剧目创排力度,培育文化“创意+旅游”等新业态,打造独具彭阳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

   刚刚结束的彭阳县第二届梯田节暨“梯田百合、美丽彭阳”文化旅游节,满山盛开的百合和绿水青山相得益彰,吸引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六盘山山花旅游文化节、梯田文化旅游节、网络山花文化旅游节,一个个文化旅游盛会,吸引几十万人前来“打卡”。

   注重打好“生态牌”,坚持以生态为底色,突出“山花节”“梯田节”品牌,探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打造以生态游、花海游、田园风光游和观光农业游为主的全域旅游。每年吸引区内外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及林草产业综合收入1.24亿元,生态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彭阳县坚持植树造林,让“绿色+”成为新发展的主色调,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群众的路子,“生态彭阳”价值凸显,绿水青山绘就“金山银山”,一个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美丽彭阳,正渐行渐近。

   彭阳县还资助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生产,搭建民间传统工艺品展销平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彭阳有礼”文创产品。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良性互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荣。

   把贫困户嵌入生态旅游产业链中,引导扶持贫困户创办领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开发刺绣、根雕、山桃核工艺品等旅游产品,优先安排贫困户在旅游景区摆摊设点出售红梅杏、黄花菜、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鼓励农家乐、旅游服务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让贫困群众成了景区“上班族”,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生态增景、农民增收的目的。

   围绕非遗文化和农耕文化优势,建立非遗展厅、特色文化展室。挖掘根雕、剪纸、刺绣、纸织画、手工艺制作等各类文化工作者30余人,全县12个乡镇均在示范村建立了农耕文化展室、手工艺品制作室、根雕展室、民俗展室、村史史料展室、红色文化展室、乡村书院等,推动农村文化百花齐放。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固原市彭阳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提供)

<p>    <p  align=

  青云湾梯田

<p>    <p  align=

  茹河峡谷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