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丰收硕果香气飘

2020年09月21日08:03  来源:宁夏日报
 

   秋风如同神奇的画笔,拂过山川大地,刹那间将绿意盎然的泾源染成了五颜六色。

   走在乡间小路上,天高、云淡、风轻,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让人闻之不忘,回味无穷。

   香甜百花蜜

   顺着蜿蜒山路进入六盘山镇东山坡村,一个颇具桃源气息的农家小院出现在眼前。古朴干净的砖瓦房,木头搭建的小亭子,挂了果的山楂树,竞相开放的月季和菊花,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彰显着小院主人王丁向和妻子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东山坡村是生态移民迁出村,王丁向一家原本也搬了出去,后来因为满山的林木需要看护,他便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护林员。每天巡山、种树,日子虽然过得安逸,却也难免因为人少而感到孤独。“我就想着搞点副业分分心,父亲曾经教过我养蜂的手艺,再加上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种籽数量和活力,能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使粮食增产,所以我便跟政府申请,买了50箱中华蜂,在老院子的土蜂窝里尝试养殖。”王丁向笑着说。

   有父辈经验加持,王丁向本人也勤奋好学,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中华蜂养殖培训课,他的养蜂事业发展很快,第三年便达到了330箱的规模,院子里的土蜂窝不够用,王丁向就买木蜂箱,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让小蜜蜂尽享日月精华。

   由于靠近六盘山,再加上生态修复成果显著,东山坡村周边树木茂盛,春有桃杏、夏有香槐,各种野花更是名目繁多、数不胜数。蜜源多,蜂蜜的产量就高,品质也好。“我每年摇两茬蜜,每茬产量都能超过1000公斤,每次都卖得干干净净,去年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王丁向自豪地说。

   半个月前,王丁向收获了今年的第二茬蜜,很多老主顾上门买蜜,不几天就卖掉一半。“剩下的一半,估计国庆节前后就能卖完。”明年,王丁向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最好能建一个包装厂,现在包装全靠我和老伴手工操作,麻烦而且效率低。”

   王丁向理想中的包装车间,是以县城天沐中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参考标准,“要能检测、能过滤、能包装”。

   2019年,泾源县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所合作,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泾源县蜂蜜检测中心和泾源县产业技术研究院,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等先进仪器设备,采取“政府建设、企业运营、蜂农受益”的运营模式,由天沐蜂业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承担日常运营工作。

   “我们承担着全县及周边市县的蜂蜜质量检测工作,可检测蜂蜜水分、糖分、微生物、农残等内容,并依据相关标准,出具蜂蜜质量检测报告,为全县中蜂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和确保蜂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我们‘泾源蜂蜜’地理标志和‘六盘山土蜂蜜’地理商标产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形成品牌效应,确保蜂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进一步打造天然、绿色、有机蜂产品品牌。”天沐蜂业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马薇薇介绍。

   除了检测,天沐蜂业也收购县里合作社或养殖户的蜂蜜,检测合格后,经过过滤、融蜜等工序,包装出售。“大部分产品靠电商平台销售,销量也不错,最主要是能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也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给不方便外出打工的农户。”马薇薇说。

   近年来,泾源县依托充足的蜜源资源和传统的养殖经验,通过选好知蜂人、进强蜂群、技术传帮带、闭合产业链等方式,将中华蜜蜂养殖作为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推行“1+10”“大手连骨干拉小手”养殖模式,推动中蜂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群众酿出“甜蜜事业”。

   鲜嫩黄牛肉

   泾源的黄牛肉因肉质鲜嫩、口感爽滑、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到了泾源,必吃的美食是黄牛肉火锅,必买的特产是黄牛肉,生的、酱的、风干的。“听说来泾源一定要买黄牛肉。”9月19日,银川市民段先生专程来到位于香水镇轻工产业园区的宁夏六盘山泾河食品有限公司购买鲜牛肉和酱牛肉。

   “我们公司集屠宰加工、分割包装、熟食品生产、牛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生产的熟食有8个品种,一年能加工销售3000多头牛。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风干牛肉,前两天有位福建顾客通过电商平台下了1万多元的订单,还有很多顾客慕名到厂里来买。”六盘山泾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霞说,为了保证肉的品质,公司选用的肉牛都是年龄在1岁半左右、体重250公斤上下的本地黄牛。“这样的牛肉不肥不瘦,口感最好。我们根据订单生产生鲜,将牛宰杀后,先在0至4℃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排酸,最后分割包装的时候还会把多余的油脂和筋去掉,保证让顾客吃到最新鲜的牛肉。”

   六盘山泾河食品有限公司的牛肉全部取材于当地,所以很多养殖户的牛都出售给该企业,大湾乡杨岭村村民翟旭东就是其中一员。“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个人,所以养的牛也不多,常年保持在两三头,有时候交给外地的牛贩子,有时候交给本地的肉牛加工厂。今年雨水多饲料足,牛长得膘肥体壮,卖的价钱也高。”

   “今年是个丰收年,我种的8亩青贮玉米长势良好,我把家里牛的口粮留足,其余的都卖给养牛场,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说着,翟旭东露出了质朴的笑容,他身后的粉草机轰鸣,加足马力为牲畜储备过冬的食物。

   今年,泾源县肉牛产业按照“优结构、夯基础、扩集群、延链条、提品质、强品牌”的思路,大力实施保量从快闯大众市场、提质增效从精闯高端市场的“双闯”工程,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全县共种植优质牧草12.5万亩,其中优质高产饲料玉米8万亩、紫花苜蓿2万亩。全县冷配改良肉牛1.3万头,引进育肥牛1.2万头,国外引进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2520头;完成“出村入场”示范场7个,培育肉牛养殖示范村51个,规范专业合作社45家。截至7月底,泾源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2.8万头,其中存栏8.6万头(安格斯肉牛存栏2.8万头)、出栏4.2万头,肉牛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下一步,泾源县还计划完成饲草加工调制15万吨,积极支持开展饲草配送,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以上。持续培育规范化合作社,鼓励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连龙头、带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大“家庭牧场”建设,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营养黑果花楸

   9月,泾源县种植的1万亩黑果花楸迎来了采摘期。饱满的紫黑色果实挂满树枝,工人正在全力采摘。“黑果花楸的果实是浆果,果皮紫黑色,果肉是暗紫红色,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还带些涩味。”泾源县黑果花楸种植基地负责人于文学介绍,因为黑果花楸花青素、多酚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宜药用及加工为保健品,而且耐寒,适宜在北方地区生长。从2017年起,泾源县试验引种了黑果花楸,如今已逐步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国内最大的黑果花楸种植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在东北,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种植黑果花楸,有丰富的田间管理经验,且服务好,技术全面、指导到位,因此我们通过该企业引进黑果花楸富康源1号试种,性状表现非常好,2年生的已经挂果,果浆含有大量的花青素、黄酮和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蓝莓和葡萄。”于文学说。

   黑果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果实可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酱、香皂、面膜等多种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与欢迎。目前黑果花楸的采摘即将结束,泾源县从事黑果花楸深加工的厂房也即将建成,到时将形成从种植到果实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

   “项目建成后,农户在退耕地里、房前屋后都可栽植,我们已经同企业签订了订单回收合同。3年挂果、4年盛果,每棵树产果2.5公斤左右,合同价每公斤2元,每亩栽种400至600棵果树,可收入2000元以上。”于文学说,基地还提供岗位,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一举多得。

   据介绍,泾源县发展黑果花楸产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的模式,全流域全产业链推进。育苗中心为农户供苗,农户栽植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订单回购,最终让农户收益。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酸味资源就是沙棘,沙棘果每百克含维生素C达1001.98毫克,目前全县有10万亩的资源,今年新栽植1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与国内加工沙棘量比较大的内蒙古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18年收购沙棘果50吨。我们还在寻找合作企业,一方面实行订单回收,老百姓谁退耕地谁受益;另一方面引进企业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于文学介绍说。

   酸甜的黑果花楸和沙棘,为泾源县带来了健康养生的致富路。

<p>    <p  align=

  泾河源镇美丽的梯田风光。

 

<p>    <p  align=

  村民加工青贮玉米。

<p>    <p  align=

  营养丰富的黑果花楸。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