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纵横千里的“中国长城博物馆”

张仁汉

2020年04月18日16:42  来源:人民网-宁夏频道
 

“不到长城非好汉”。提起长城,大多数人都会不禁想起这句名言。但也会有很多人对它的记忆只停留在八达岭长城的那块石碑上。殊不知,这个记忆可能会让人产生一定的地理误区。此长城非彼长城,话中所提的长城不是指八达岭明长城,乃是宁夏六盘山下的秦长城。

1935年秋,毛泽东同志率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宁夏南部的六盘山,纵目远眺长城,回思长征来路,寄望革命未来,书写了著名词篇《清平乐·六盘山》。这座“胜利之山”因此留下了不朽的红色印记,也拥有了强大的红色气场:“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也正是从那时起,“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逐渐被大家熟知传诵。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积淀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长城修建于不同时代,遗存于不同地域,留下了不同的传说。据专家考证,宁夏境内长城遗址共有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有1038公里,且还建有多处城堡、烽火台等。中国自秦至明的历代长城在宁夏皆有遗址,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历史跨度之长、意义之重大确属罕见,宁夏也因此赢得了“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美誉。吹角连营、战马嘶鸣、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战争在上演,历史在延续,朝代在更替,高墙在砌累……拔地而起的长城,作为闻名于世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无论在农耕民族与游牧部落的反复拉锯战中,还是在大汉与匈奴的历次角逐中,乃至后期越过黄河一直修到贺兰山下,都无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见证。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多年来,宁夏人民倍加珍惜“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殊荣,对长城的保护从未间断。比如,在长城沿线,各行各业都会按照《长城保护条例》的要求,自觉自发地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关爱保护行动;又如,在长城脚下,至今还生活着一批为保护长城默默付出的长城保护员,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守望长城融为一体;再如,2019年10月,宁夏刚举办了全国首创、以“保护长城、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烽火越野跑大型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感悟长城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长城博物馆”的声音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定会引领宁夏人民讲好宁夏故事,传播宁夏好声音,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人民日报人民文旅智库高级研究员,《文旅宁夏》主编)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