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砥礪前行 朝著那片藍天

記者 李錦 實習生 龔依然

2021年06月04日09:00  來源:寧夏日報
 

受入境強冷空氣等天氣過程影響,1月至今寧夏已出現多次沙塵天氣過程,導致空氣質量優良率同比下降,PM2.5濃度大幅度上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要緊盯重點污染源,狠抓措施落實,盡快扭轉不利局面。”日前,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鐵腕治污,堅決扭轉被動局面。

“大氣污染治理效果好不好,老百姓一抬頭就看見了,我們企業要認真踐行環保責任,為守護‘寧夏藍’貢獻一份力量。”神華國能寧夏煤電公司鴛鴦湖電廠副總經理師張自全說,這幾年該公司在大氣污染治理上下了大功夫,成為西北地區和寧夏地區首例超低排放環保示范電廠。

“企業的快速行動,源於政府的引導和治理政策、舉措落地有聲。”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打好藍天保衛戰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和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對寧夏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下力氣查漏補缺,為改善寧夏環境質量確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隨著燃煤鍋爐淘汰、清潔能源替代、揚塵污染管控、工業企業達標排放、機動車污染防治等舉措在寧夏一一落地,全區上千家環境違法企業接到停產治理令,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啟動重污染企業退城搬遷行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環保產業,寧夏努力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

積小勝為大勝。打贏藍天保衛戰,效果重要,過程更重要。

“我們為了攻克大氣治理等技術難題,先后投資了3億多元進行環保技術改造、環境整治,取得了治理成效。”石嘴山市盛港煤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思鵬感觸頗深,他盤點著該公司近年來的環保整治舉措:去年建設完成的焦爐加熱煙道尾氣脫硝裝置,投用后實現尾氣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到特別排放限制﹔為讓所有煤炭入倉儲藏,建成了3萬余平方米的封閉式儲煤倉﹔為實現煙道尾氣和粉塵達標排放,先后建成了焦爐煙氣脫硫設施和煤焦化行業領先的濕電除塵設備……“企業曾經為環境違法行為付出過慘重代價,如今必須轉變觀念,認真擔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守護好寧夏的藍天和大地。”袁思鵬說。

5月31日,青銅峽鋁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煤場全封閉環保升級改造項目正在加緊實施。該公司生產副總經理郝川告訴記者,以往廠區煤堆露天堆放,四周加設防風抑塵牆。今年該企業投資6200萬元對現有煤場進行封閉,並配套建設建筑圍護、通風、降塵噴霧、安全監測、消防、排水、硬化路等系統,最大限度減少無組織粉塵排放。

“環保壓力增大,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治污。”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產業結構調整無疑也是治理工業企業污染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之一。近年來,寧夏下大決心對一批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生態環境隱患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企業實施退城搬遷,紫荊花、寶塔精細、美亞染化、佳通輪胎等一批重點污染物排放企業的停產搬遷從根本上減少了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自銀川市靈武華電“東熱西送”等一批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全區地級市建成區全部實現以熱電聯產為主,天然氣、電能為輔的清潔能源供暖方式,市、縣(區)城市建成區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基本解決城市建成區供暖鍋爐燃煤污染問題。

“大氣污染防治不單是某一個地方、某一個部門的事,而是各級黨委、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受沙塵天氣影響,寧夏空氣質量受到嚴峻的考驗,我區將繼續強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等一系列舉措,全力以赴守護“寧夏藍”。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