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變兩茬:小黑麥帶來“大能量”

記者 張瑛 實習生 馬彥

2021年05月19日08:55  來源:寧夏日報
 

5月18日,寧夏農墾集團靈武農場有限公司的小黑麥種植基地,1.1萬畝黑麥草迎來了收獲季:轟鳴的收割機正在作業當中,收割下來的黑麥草經過四五天晾晒粉碎后,將成為奶牛的營養“口糧”。

節本增效,是養殖業近幾年來不斷努力的重點目標之一,對於絕大多數牧場來說,如何推動粗飼料本地化種植,促進種養結合、種養一體已然成為牧場節本增效最有力的措施之一,而黑麥草將成為重要“擔當”。

為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土地使用率,保障奶產業飼草供給,農墾集團堅持奶產業走草畜一體化之路,在靈武農場探索開展奶牛高品質飼草一年兩熟高效種植試驗示范,於去年引進靈武市同心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1萬畝,集中連片種植“黑麥草+玉米青貯”。

同心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汪立明告訴記者,這片小黑麥去年9月下種,今年5月15日開始收割,月底前可全部收割完畢:“接下來,簡單翻整土地后,馬上就能播種青貯玉米了。小黑麥復種玉米,飼草種植由一年一茬變為一年兩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優質牧草一年兩熟高效的種植模式,既充分利用我區引黃灌區一茬有余、兩茬不足的光熱條件,有效解決奶業擴規后優質飼草供給不足的問題,也彌補了我區到秋季才有新鮮飼草的空白。”寧夏農墾集團副總經理苟金萍說。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干草預計每畝產700公斤左右,二茬玉米每畝產3500公斤,畝均飼草產量較單茬玉米青貯增長60%以上,由此兩茬種植下來全年純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畝增收500元以上。

望著豐收的小黑麥,寧夏農墾賀蘭山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鑫磊喜笑顏開:“優質粗飼料真正本地化的成員裡必定會有黑麥草,咱們的奶牛很快就能嘗到這精心‘烹制’的美味‘家鄉飯’了。”

“適時收獲后,飼用小黑麥質量能達到國產燕麥干草二級以上標准,可替代區外及進口的燕麥草,以此保障奶牛養殖中青孕牛、干奶圍產等關鍵飼養階段優質牧草的供給。”段鑫磊向記者介紹,目前農墾規模化奶牛場達15個,奶牛存欄7.1萬頭,到“十四五”末存欄將達到15萬頭,“一頭牛一年需要燕麥草400公斤,15萬頭就是6萬噸,1噸小黑麥比進口燕麥草最少便宜500元,一年下來僅此一項可節約成本3000萬元。”

在企業節本增效的同時,靈武農場的農工們也因為小黑麥的種植增加了收入,在基地打工的商志軍告訴記者,他家的150畝地全部流轉給同心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1畝地流轉費1000元,僅此一項收入15萬元,而他本人在公司打工,一年工資5萬元:“地裡掙一份,打工掙一份,一年收入20余萬元。”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我區在引黃灌區利用冬閑田進行優質飼草錯季生產,引進冷季型飼用小黑麥開展品種篩選、復種技術試驗示范,推廣“飼用小黑麥+青貯玉米”等一年兩茬高效復種模式。目前,在9個縣(區)推廣“飼用小黑麥+青貯玉米”復種模式,種植飼用小黑麥5.1萬畝。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