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岔馬村換新顏

記者 剡文鑫

2021年05月07日08:56  來源:寧夏日報
 

5月3日,一場雨水浸潤后的西吉縣王民鄉二岔馬村,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芳香,山風柔柔地吹著,一樹樹翠綠在山坡鋪開,層層梯田上的白色覆膜,在陽光下猶如流水,從山頂向山腳下漫溢。

徜徉在生機勃發的氣息中,80歲的馬紅良和兒子馬舍木,駕駛農用車載著玉米種子和農具,沿著水泥路來到地頭,趁土壤水分飽滿播種。父子倆撕開袋子,把種子倒進播種機箱,由馬舍木扶著把手,隨著覆膜滾動,風輪上的鴨子嘴破開薄膜的同時,種子落入土中。

看著兒子漸行漸遠的身影,馬紅良嘴角泛起一絲笑意,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馬紅良一家7口人,包括兒子和兒媳在內有4人殘疾,曾經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這幾年,馬紅良得益於脫貧惠民政策扶持,集中精力養牛種玉米,一家人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家裡種植30多畝玉米,飼養10多頭牛,加上低保、殘疾補助,一年收入近7萬元。”馬紅良開心地說,如今住進了磚瓦房、用上了自來水、走在水泥路上,想趕集隨時可以去,再也不怕雨雪天了。

馬紅良一家的生活巨變映射了全村的發展變遷。二岔馬村地處西吉縣與甘肅靜寧縣交界處,曾經是西吉縣深度貧困村,也是該縣偏遠村之一。這裡大山環繞,丘陵連綿,村民出了家門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自然條件艱苦惡劣。

“村民一度迫於生計壓力,搬的搬、走的走,全村常住戶隻留下102戶520人。村裡5000多畝土地全部是旱地,村民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是一條土路,吃水需要到數十公裡外拉水,居住的是土坯房。”二岔馬村黨支部書記沙維武回憶起往日的生活場景,滿臉苦澀。

“2015年之前,村民自產的糧食不夠吃,需要到集市買面粉補充。由於道路難行,加之沒有車,村民一年趕不了幾次集,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沒有去過縣城。”馬紅良回憶,“那時趕集,天剛亮就要動身,走三四個小時到鎮上,買上生活必需品,便急匆匆往回趕,回到家已經是大半夜了。”

2016年,二岔馬村轉變思路,借助脫貧攻堅政策和普惠金融政策春風,貸款590萬元,用於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把村裡4000多畝地騰出來,用來種植玉米,喂養牛羊。”沙維武介紹,通過村民齊心協力發展產業,現在全村肉牛飼養量550頭,戶均5.4頭,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元。

脫貧后的二岔馬村換了新顏,自來水、安全住房、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大病補充保險、家庭意外保險實現全覆蓋。2018年,二岔馬村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成綜合服務網點、文化體育場所、標准化衛生室、黨員活動室。

與此同時,對村裡3000畝山地進行改造,修整成蓄水能力強、便於機械化耕作的高標准農田﹔對村道路、組道、入戶道路硬化,水泥路從村外一直通到家門口,打通了村民出行和生產的通道﹔在學校及主干道安裝太陽能路燈,點亮夜空。如今,脫貧的陽光照進二岔馬村裡每一個角落,土坯房、泥路、缺水等貧困的標簽成為記憶,致富夢想成真,幸福觸手可及。

“村民口袋鼓起來了,路燈亮起來了,群眾的心也變得敞亮起來。”今年,二岔馬村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舉辦首屆“潔淨家園”主題活動和農民籃球運動會,對致富能手、環境衛生示范戶、孝老愛親模范、誠實守信模范等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在全村營造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新風氣。

(責編:閻夢婕、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