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去,換個新活法

——寧夏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綜述(上)

2020年10月21日07:53  來源:寧夏日報
 

37年前,100多萬人生活在寧夏中南部十年九旱、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大山深處。一口鍋和一床破舊不堪的鋪蓋,成為當時很多貧困村民的全部家當﹔一家人不能同時出門,因為家裡隻有一條褲子﹔幾代人沒能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因為連人吃的水都極度缺乏。

37年后,這些人和他們的后代已搬離故土、下到平川,安家落戶在寧夏近水、沿路、靠城的區域。住磚瓦房,用自來水,種水澆地,走柏油馬路,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民家中,燃氣灶、電冰箱、洗衣機等電器齊備,還用上了沖水式廁所。

寧夏用37年時間,累計易地扶貧搬遷中南部貧困群眾123萬人,使全區17.8%的人口挪出了窮窩、改變了窮貌、拔掉了窮根,擺脫了祖祖輩輩“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走向了不愁吃穿、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幸福路。

西海固之困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西海固,曾經有多窮?

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評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

在這片荒蕪干涸的黃土地上,對生活的追問代代不已——水在哪裡?吃啥?穿啥?出路在哪裡?

山內的問題山外解決、山上的問題山下解決。寧夏決定,把這些人搬出來,換個活法。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吊庄移民、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移民、中部干旱帶縣內生態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通過6次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寧夏將百萬移民陸續挪出了窮窩。

寧夏的窮,黨中央高度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夏移民搬遷工作格外重視、格外關切。上世紀90年代,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期間,就親自策劃和推動了閩寧村移民搬遷和開發建設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寧夏都對移民搬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寧縣閩寧鎮視察時指出,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要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把移民搬遷脫貧工作做好。

今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第一站,就來到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看望移民群眾,他激勵鄉親們:“鄉親們搬遷后,更好生活還在后頭。希望鄉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完善移民搬遷扶持政策,重點解決產業、就業、社會融入3件事情,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寧夏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101.5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8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5.5%下降到0.47%,今年將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整體脫貧﹔中南部9個貧困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2年的126元增長到2019年的10415元,增長了82倍。

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命名、親自推動發展的閩寧鎮,現在常住居民已達6.6萬人,2019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970元,比搬遷之初的500元增長了27倍,貧困發生率降為0.197%。

曾是一片荒漠的吳忠市紅寺堡區,20多年過去了,干涸的黃土地現如今已被改造成綠洲﹔曾是一片荒蕪的閩寧鎮,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干沙灘變成了今天的“金沙灘”……

實踐証明,移民搬遷這條路子,對西海固的貧困群眾來說,不但走通了,而且走出了一條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共同發展的新路子。

遷出新天地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彬過得有點忙,忙著分流安排前來夜宿的游客,忙著將村民手中的農產品銷售一空,最忙時,每天睡不上一個囫圇覺。

“忙點好,忙起來心裡才踏實。”近日,記者在採訪時,李文彬說,如今趕上了好時代,他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致富的好時機。

永新村村民大都來自西吉縣和海原縣,靠發展現代農業、精細化耕作等,2016年永新村整村脫貧銷號,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800元。

但這一切在李文彬看來還遠遠不夠。柳泉鄉的其他行政村都以黃花菜、肉牛等種植養殖業為主,李文彬不想“跟風”。2017年,眼瞅著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戶外房車巡游展等賽事紛紛落戶紅寺堡區,李文彬動了心,動員村民改造提升自家房屋,“變身”民宿,發展旅游產業。

經過3年發展,永新村發展民宿旅游的村民已經達到52戶,每戶每年增加2萬多元收入。

現如今的永新村,紅瓦白牆,綠樹掩映,美麗村庄開門迎客。建檔立卡戶李雪蘭是第二批加入的村民之一,10號民宿是她和老伴羅金虎的“陣地”,除去老兩口的住房和廚房,剩下3間房被改造成民宿,既有設備齊全的套間,也有方便拖家帶口的親子房。“去年民宿掙了3萬元,肉牛賣了1萬多元,足夠我倆生活了。”李雪蘭笑得滿足。

實施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及搬遷入住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后續扶持才是決定長久成敗的關鍵。

寧夏立足移民安置區資源稟賦,結合搬遷群眾種養傳統和市場導向,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形成了引黃灌區移民村以奶牛肉牛養殖,設施蔬菜、枸杞、釀酒葡萄種植為主﹔中部干旱帶移民村以馬鈴薯、紅棗、中藥材等耐旱作物種植和灘羊、肉牛養殖為主﹔南部山區移民村以草畜、冷涼蔬菜、苗木、小雜糧種植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實施了“三個百萬畝”、“四個一”等產業扶貧示范帶動工程,有力地促進了移民村特色產業發展。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