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移民新居整齐划一,一条条沥青道路纵横交错。青翠的绿植、湛蓝的天空、新建的住房、繁忙的车间……昔日荒漠戈壁滩,今日绿荫红瓦房,吴忠市红寺堡区充满生机与活力。
今年是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的开局之年,随着冲锋号角吹响,红寺堡区抢抓机遇,按下创造幸福生活的“快进键”。
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
沿高速公路一路行驶至红寺堡区城北,顺着银西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出口下来,远远便看到红寺堡酒庄的招牌在绿荫中若隐若现。
2014年,红寺堡酒庄在罗山脚下成立,8730亩的项目占地中,葡萄园规划用地占5500亩。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透气等自然条件是红寺堡区葡萄酒美味的秘诀之一。成立7年多来,红寺堡酒庄的葡萄种植面积逐渐增长至3000亩,用工量也随之“水涨船高”。红寺堡酒庄负责人唐建民算了一笔账,酒庄每年务工费约200万元。从开春的葡萄藤出土、到中间的修剪、再到秋季的葡萄采摘,都需要人工。
“平时大概会有60名到70名工人进行修剪葡萄藤等田间管护,或者像这样在车间里进行葡萄酒的包装。到了旺季,每天园子里会有200多名工人。”唐建民说,工人分两种,一种是临时雇佣,报酬按天或按月结算,每天工资110元到120元。一种是固定工人,经过培训后上岗,月工资3000多元。不管是哪类工人,都是周边移民。
唐建民告诉记者,下一步,酒庄计划将种植基地、生产工厂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探索工业旅游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到9月葡萄采摘季,游客可以来尝试采摘、灌装,“到时根据发展情况,我们计划吸引一些当地年轻人返乡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寺堡区积极完善后续扶持政策,整合资金2.15亿元,通过政策性补贴、以奖代补、示范带动等方式,统筹推进葡萄、枸杞、黄花菜、肉牛和滩羊等重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扶贫车间“扶”出好生活
“全国的好朋友,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红寺堡,红寺堡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遍地是黄花,到处是牛场……”
在熟悉的乐曲声中,记者走进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扶贫车间,8位老人正在唱着新编的“红歌”。
“别看这些老爷爷、老奶奶年龄大,他们可是我们扶贫车间的‘网红’。”弘德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玲说。
作为生态移民村,弘德村居民中大部分来自西海固大山深处。以前,全村85%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儿童、老人、妇女,成为脱贫中最薄弱的一环。
“捐资捐物只能短期见效,管不了长远。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就业扶贫是必然之路。”红寺堡区相关负责人说。弘德扶贫车间由此应运而生,解决了10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并建起中老年人就业扶贫车间。
徐玲介绍,生产包装纸箱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安装塑料提手,技术难度低,劳动强度也不大,村里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都可以来这里上班,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工资按件计酬,多劳多得。
“装一个把手3分钱,这活轻松好干,当天支付工资,我们老两口每人每月收入800余元,非常知足。”58岁的赵淑梅说,大家边干活边聊天,有说有笑一天就过去了,不仅能挣钱,而且心情舒畅。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赋能乡村振兴,持续帮助低收入人口致富,今年初,弘德扶贫车间又建起电商中心,把一些能歌善舞、爱说爱笑的老人聚集起来,采取一小带一老、一名大学生带几位老人的方式,通过拍视频、做直播,推介红寺堡的特色农产品。
“我们的电商中心起名‘德行厅’,其含义是勉励企业和所有人厚德载物,以德行天下。”徐玲说。
“除了每天固定的30元工资,还可以直播带货,按照卖货的利润多一份绩效工资。”68岁的郑耀明2013年刚搬迁来时,夫妻俩在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收入6000多元,“除去花销,一个月收入5000元。”
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老两口放弃了外出打工,来到扶贫车间,“现在每天唱唱歌、跳跳舞,一个月就能挣700多元钱。现在党的政策好,各种扶贫政策都向贫困群众倾斜,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电商中心显眼处,有一幅用红寺堡明星农产品制作的蝴蝶,蝴蝶身体是两瓶葡萄酒,翅膀是红枸杞和黄花菜,眼睛是黑枸杞,胡须是纸板。“这是工人亲手制作的实物蝴蝶标本,寓意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不仅仅是一个蝴蝶,更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用品质实现蝶变,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徐玲说。
今年以来,红寺堡区制定务工就业推进计划,目前外出脱贫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已录入系统17654人,占去年人数的99.4%。城镇新增就业500余人,转移就业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5亿元。
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总计签约成果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图为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会场外景。记者 刘 峰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