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耕作让海原“月子米”产量倍增

2020年07月21日08:47  来源:宁夏日报
 

   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月子米”种植大户田进财打破当地“亩产50公斤”的“魔咒”,让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最高亩产达500公斤。7月17日,记者随全国特色农产品宁夏行采访团采访,见到了田进财。标准化种植正让更多像田进财一样的人蜕变成“土地工人”

   海原人口中的“月子米”学名叫谷子,因为被视为当地妇女产后最好的营养补品,被当地人称为“月子米”。

   2018年,田进财从村里200户农民手里流转1130亩旱地,成立宁夏锦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索“月子米”标准化种植。利用渗水地膜精量穴播、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标准化种植管理手段,将“月子米”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个别田块还可达到500公斤。去年,田进财又增加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00亩。当年,田进财获纯利过百万元,还给1000户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民“流转费”及打工农民支付工资超过100万元。

   在田进财的“月子米”标准化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粗壮的“月子米”高度已近一米,部分已长出巴掌长的谷穗。“这不算啥,到秋后成熟时你再来看,谷穗能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个别的有50厘米长,一个谷穗就能收几十克米呢!”田进财自豪地说,土办法种“月子米”根本比不了。

   在海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风奇看来,标准化种植的最大功绩是,倒逼当地农民放弃粗放式耕作思维和意识,让农民逐渐成为留在土地上的“土地工人”

   经常在标准化基地打工的农民说:“过去种田是往地里随手一撒,能长成啥样子算啥样,现在知道,下死苦不行,回去也要在自己田里试试标准化种植。”

   今年,海原县30万亩小杂粮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5万亩“月子米”全部实现标准化种植。(记者 鲁延宏)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