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里的民生百态

2020年06月03日09:06  来源:宁夏日报
 

   早市是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地方,你以为这里只有平凡的柴米油盐,其实这里藏着百态人生,它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实打实的民生举措,为早市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早市上谋生计

   每天,吕亮比妻子张琳总是早起半小时。整理货物,再把水果分别搬上两辆三轮车。6时半,夫妻俩准时赶到银川百姓便民市场。

   一车黄油桃、一车红梅杏,夫妻二人肩并肩,一人守着一个摊点。

   “黄油桃2.5元一斤。”吕亮一嗓子吆喝,引来不少人。

   “甜不甜?”

   “先尝后买,吃饱了再买!”吕亮从一堆油桃中挑出一个,拿出一把水果刀,快速在油桃上划出两道弧形,拔出一块让人品尝。

   “嗯,味道不错!”此话就是活广告。“来,给我一个袋子。”人们一下把三轮车包围。

   从企业下岗后,银川人吕亮和妻子一起到上海打工。经人介绍,夫妻俩在早市摆摊卖水果。4年前,因为孩子读书需要,一家四口返回银川。

   “要供两个学生娃读书。”回到银川后,吕亮选择继续做水果生意,继续赶早市练摊,对他来说,早市是他的就业岗位,也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早市里藏着市井情怀

   逛早市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65岁的李菊英是银川市兴庆区北塔巷早市常客。每隔两三天,她都会来采购全家一日三餐的瓜果蔬菜。

   “偶尔,这里有的菜价比超市还贵点,但我还是喜欢到这里,因为来这里有过去逛市场的感觉,还能跟老闺蜜们边买菜边唠家常。”

   其实不只是李菊英,很多来早市逛的市民都是因为对集市有着难舍的情怀。

   李光辉是北塔巷早市的一位蔬菜摊主,一些大爷大妈边挑菜,边跟他拉家常。

   15年前李光辉从河南来到银川,在贺兰县承包土地种蔬菜,每天清晨他都把自产的蔬菜拉到北塔巷早市卖,收摊后回家再到地里忙活。因为蔬菜新鲜价格实惠,他有了不少回头客。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他在贺兰县城买了房子,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李光辉看来,早市吸引老年人的地方除了价格因素外,可以解“闷得发慌”之苦,和很多人沟通、说话。

   虽然在兴庆区新世纪冷链经营生意,这里的菜市场全天营业,可是年轻人龙吉芳仍保持了每周至少逛一次早市的习惯。

   龙吉芳的父母也喜欢逛早市,他们认为早市上的商品新鲜、便宜,而龙吉芳更看重早市鲜活、热闹的感觉。熙熙攘攘的街道,彼此间经常碰撞到肩膀,可以货比三家,可以先尝后买,甚至可以听到争吵声,“这才是茶米油盐组成的生活”。

   “烟火气”和市容不冲突

   兴庆区北塔巷早市从上海路至北京路,延绵800多米的巷子内排满了500多个摊位,从水果食品到蔬菜花卉,商品琳琅满目。

   市场管理方银川海宝恒基物业公司经理李学军介绍,北塔巷早市形成于2001年,设立19年来,只有疫情期间停市1个多月。这个早市覆盖方圆约8平方公里,每天接纳七八千名市民,规模相当于一个农村乡镇的大集。因为这里的商品价廉物美,备受老人和周边居民的喜欢。

   北塔巷早市6时半开市,9时关市。8时40分一过,手举扩音器的市场管理员就开始提醒摊贩该收摊了,也提醒市民抓紧时间购买。

   “不卖了、不卖了……”虽然秦建东的摊位前还围着几名顾客在挑选西红柿,但他听到市场管理员的提醒后,急忙把摊位上的菜往箱子里收,“不能超时了,要不明天不让我出摊了”。

   临近9时,摊贩们开始忙活起来,纷纷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装车。9时,15名商户志愿者开始收拾清理垃圾,随后保洁员准时出现在该路段,对遗留的垃圾进行打扫。10多分钟后喧闹散去,小巷里恢复了整洁和安静。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