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2020年05月22日07:31  来源:宁夏日报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和产业集聚效应,随之而来的还有全面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催生多样化服务、形成贸易优势、增加居民收入等不同方面的“遍地开花”。作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城市化进程还将成为有效抵御外部风险、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坚实力量。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让“城市大脑”作为一个新兴热词应运而生。

   “城市大脑”相当于城市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空天地一体化、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旨在让城市治理变得更加智能化、集约化和人性化。

   城市化的日新月异,也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从全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历史看,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导致‘城市病’。”在朱奕龙委员看来,导致“城市病”的根源往往在于城市治理的指导思想呈现片面性,规划管理缺乏预见性。

   朱奕龙认为,杭州的“城市大脑”建设正是一个推动城市治理的样板:2016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将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大脑”。2017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1.0版本发布;2018年9月,杭州“城市大脑”2.0版本发布,遍及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基层治理等11个系统48个场景;2019年7月,在杭州“城市大脑”的赋能下,杭州市上城区发布运用街区应用平台进行街区治理的实践成果。

   在“城市大脑”建设方面,银川市也一直在持续发力。早在2016年,银川市便已打破过去“单一目标、垂直行业”建设方式,实施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4年过去,如今的银川市,统筹整合起12345、雪亮工程、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消防等现有及在建平台系统,与45个单位56个系统实现数据链通。其间上线运行的“i银川”手机App,涵盖了电子社保卡、政务审批、智慧停车、文明随手拍、公积金查询等60余项便民服务,累计注册用户达11万人。

   “我们可以参考国内部分城市科学发展的事例,依靠发展来克服‘城市病’,依靠规划去减少‘城市病’,依靠管理医治‘城市病’。”朱奕龙说,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利好,避免或减少因不慎或盲目决策带来的弊端。

   对此,朱奕龙建议,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眼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成立国家“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国“城市大脑”建设,尽快提出“城市大脑”建设第一版本,统一编制省会、市(地、州)、县(市)三级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规划,逐步建设“全国城镇管理”大数据平台,稳步完善“全国城镇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世界提供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和智慧。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