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為全災種普查
人民網銀川12月9日電(趙茉鈺)9日上午,寧夏召開第一次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新聞發布會。自治區普查辦主任、應急管理廳副廳長萬東剛介紹寧夏第一次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情況。他表示,本次普查涵蓋了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災等五大類自然災害,是一次全災種的普查,並無先例可循。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趙茉鈺攝
據介紹,此次普查包括致災要素、承災體、歷史災害和綜合減災能力等要素的全面調查。還包括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建立分類型、分區域的自治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數據庫,開展單災種和綜合風險評估,編制各級自然災害系列風險圖等。自治區級層面涉及23個部門,區、市、縣三級都要組織開展,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廣大居民都要廣泛參與。2020年7月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寧夏積極探索、強化協同,多部門、多層級合力推進,風險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效。
此次普查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前期准備與試點階段(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重點任務是編制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工作機制、落實普查資金、落實普查人員和隊伍等准備工作。中衛市作為寧夏的試點,今年4月份已完成試點調查任務。第二階段是全面調查階段(2021年6月至2021年年底),主要由各級各部門完成對主要自然災害致災因子、重要承災體、歷史災情和減災能力的全面調查工作,形成全區人口、經濟、房屋建筑、基礎設施、減災資源等數據集。第三階段是評估與區劃階段(2022年全年),主要對普查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和評估,由應急、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利、林草、氣象、地震等主要成員單位組織開展自治區、市、縣三級單災種和關鍵要素的評估與區劃工作,由自治區普查辦開展多災種風險評估、災害鏈風險評估,並開展綜合防治評估及區劃,提出區域綜合防治對策,推動普查成果的廣泛應用。
萬東剛表示,截至目前,應急系統調查任務已全部完成,全面進入質檢核查階段。生態環境部門已完成全部城市放射廢料物庫營運單位調查任務。其他行業部門都在按照國家行業部門部署全力開展調查工作。
萬東剛介紹,在普查期間,堅持“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工作原則,及時將普查成果運用到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國土空間規劃等領域,為防范化解重大災害風險提供科學依據。針對普查中發現的風險加強預警通報,採取有效防范措施,堅決整改各類隱患問題,防止演化為現實風險。通過普查,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風險隱患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對基層應急能力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掌握。應急部門積極推動“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開發建設,並針對綜合減災資源能力短板,有針對性地儲備應急物資123種5.28萬件。
“此次普查是一次對自然災害風險隱患的全面大體檢、大排查,通過普查可以摸清全區自然災害風險隱患的底數,把握自然災害的風險規律,為寧夏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綜合防治提供科技支撐,對於保障全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萬東剛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