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王寧,最近收到“銀行”短信,提示他可以申請提高信用卡額度。忙著家庭裝修的王寧琢磨,提高信用額度正好方便應急時備用,於是按照短信提示一步步操作,當他輸入短信驗証碼后,馬上收到一家商戶發來的數萬元消費信息。這時他才發現上當受騙。
近日,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群發短信,假冒多家銀行名義發送服務信息,聲稱客戶手機銀行、銀行卡、身份証等過期或失效,誘導客戶點擊短信中網站鏈接訪問虛假手機銀行系統,客戶一旦受騙提供銀行卡號或手機號、賬戶密碼、短信驗証碼等信息,不法分子就迅速冒用客戶身份進行轉賬,盜取銀行卡內資金,使客戶資金遭受損失。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向消費者發送短信“釣魚”鏈接是電信詐騙的常用手法之一。此類短信“釣魚”詐騙在全國范圍內時有發生,受騙對象多為風險防范意識較弱、對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登錄操作不熟悉的人群。此類詐騙一般是有組織的專業詐騙,目的主要是竊取消費者銀行賬戶敏感信息或盜取賬戶資金。
這位負責人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對不明短信、不明網站鏈接和頁面、不明手機APP提高警惕,尤其是在被要求提供個人銀行賬戶敏感信息時,要多看多想,降低被騙風險。
一看短信是否真實。消費者在收到落款為“銀行”的信息時,要注意辨別真假,尤其不能盲目相信異常號碼發送的短信。消費者若不確定短信是否真實,可以到銀行營業網點或向其官方客服電話咨詢。
二看網站鏈接和頁面是否為官方渠道。詐騙短信提供的網頁鏈接可能是假冒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網頁的“釣魚”鏈接,也可能是病毒木馬,不應輕易點擊和操作。建議消費者登錄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時,從銀行官方手機APP或網站等正規渠道進入。
三看對方索要信息是否為個人重要敏感信息。消費者的身份証號、銀行卡號、賬戶密碼、短信驗証碼、付款碼等均為個人重要且敏感信息,當有第三方要求提供或輸入上述信息時,須提高警惕,不要輕易提供。
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總計簽約成果277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圖為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會場外景。記者 劉 峰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