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紫’就是來自紫微垣星座……”站在首都博物館展廳中的中國古星圖前,柳玉雲娓娓道來,觀眾聽得入神。
在首都博物館,有一支平均年齡59歲的芳華講解隊,柳玉雲就是其中一員。“講解隊為熱愛歷史文化的老年人搭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這也是首博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之舉。”首博宣教部主任楊丹丹說。
2017年底,招募講解員的通知在首博官網發布,很快便有800多人報名,其中2/3是中老年人。經過初篩、面試、復試,共有16人入選,楊丹丹給這支講解隊取名“芳華”。
64歲的張霖看到招募通知后,和妻子一同報了名,老兩口一起准備面試、相互切磋學習。最終,張霖成功入選,而妻子未能如願。張霖很快發現講解並不容易,雖然他對古代雕塑藝術和佛像文化很感興趣,但觀展和講解差別很大,想要向觀眾介紹好展品,自己還有不少東西要學。
為了讓隊員們盡快勝任工作,首博開設了一系列培訓課程,內容既包括北京歷史文化發展脈絡、首博通史文化的展覽梳理、考古及文物修復等文博專業知識,也包括語言、形體、講解詞寫作等專業性訓練,由相關領域的10多位專家主講。
2018年6月9日,經過兩個月培訓的芳華講解隊第一次亮相。年近六旬的隊員面帶微笑、信心滿滿地出現在觀眾面前,他們別開生面的講解令人驚喜。
“看不懂,也記不住”,這是王靜初到講解隊時的情形。於是她索性拋開現成的講稿,自己寫講解詞,根據不同觀眾進行個性化講解。如今,即便是稍顯枯燥的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她的身邊也圍滿了觀眾。
“講解不是單向傳播,而是與觀眾相互交流的過程。”在“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展廳講解兩年多,趙靜榮深有感觸。她想盡辦法充實專業知識,看書、聽講座、參加培訓班、向身邊的專業人士請教,還請家人到展廳聽講解、提意見。漸漸地,憑借著扎實的內容、親切的語態,趙靜榮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除了在展廳講解,芳華講解隊還在首博許多公共教育項目中大顯身手。比如2019年開始實施的“護航計劃”,講解隊員與即將出國留學的孩子們結成對子,相伴行走北京中軸線、參觀博物館、走進胡同小巷,讓這些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歷史文化。
隨著第二批隊員加入,如今芳華講解隊已有27名成員,成為首博的一張新名片。“青春未老,年華正好”,張霖說隻要身體允許,他想一直講解下去,努力為更多觀眾講優秀傳統文化。
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總計簽約成果277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圖為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會場外景。記者 劉 峰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