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研究 釋放當代價值(文化隻眼)

孫雨晨

2021年02月01日09: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古籍的校勘、箋注、考據,一直是古典文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內容。近年來,我國學界的古典文學研究出現了新變化,那就是學者們在對古典文學進行整理、加工、發掘時,更加注重其在新的社會語境中凸顯出的研究價值。這表現為,研究者從“故紙堆”“象牙塔”中走出來,學術視角與當下更為貼近,呈現出古為今用的可喜景觀,不僅為古典文學研究注入了強大的學術能量,也提升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

  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年來,研究者更加注重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普及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古代文學的魅力。時下,國學正在走進社區、校園、企業,引發各行各業學習詩詞的熱潮﹔許多地方興起了詩歌朗誦團體,背唐詩詠宋詞已成為社區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以葉嘉瑩、康震、酈波等為代表的、普及古典文學知識的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受到觀眾的喜愛。此外,一些學者在課堂教學或新媒體講學中更加注重詩教,善於把古詩詞、古代文學作品研究與當下社會緊密結合起來思考,使古典文學釋放出當代意義。

  古典文學對文旅開發起到了推動作用。近年來,地理文學引起廣泛關注,直接服務於文旅事業。例如2015年以來,《文學遺產》專刊就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多場對話,其中關於大運河與古代文學的一場研討會,就關注到運河文化,體現出該領域的學術生長點。專家學者認為,自大運河開鑿興起,它與中國古代的文學發展、傳播關系日益密切。因運河而興起的城市,與唐詩、宋詞、元雜劇、宋元話本、明清通俗小說等形成了特殊的關系,甚至影響到它們的生存狀態。可喜的是,在學界的推動下,目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絲綢之路文化、齊魯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亦在同時推進。地域文學的研究,還帶動輻射家族文學的研究,促進了現代家風、家教、家脈的傳承,成為文學研究中獨具典型意義的地域文化、家族文化樣本。研究者把古代文學與社會時代發展現實結合起來,為文旅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典文學研究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是當下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實踐証明,古典文學研究隻有根植於人民群眾,多關注當下,才能古為今用,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責編:閻夢婕、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