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產業,暢通交通物流,雲南大姚——

山裡人的日子趕上來了

徐元鋒 郭媅媅

2021年01月15日10: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四五年前,我媳婦趕街隻舍得買碗涼粉﹔現在,想下館子就下館子,水果、蛋糕、好看的衣服,說買就買。”說起眼下的生活,李國海腰杆挺直。

李國海是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三岔河鎮他的麼村村民。現在,村裡硬化路邊的樓房不少,房前屋后不起塵土。“全村340戶,小轎車就有100多輛,山裡人的日子趕上來了。”村黨總支書記魏黎明十分感慨。

雲南按地形地貌,習慣上分為山區和壩區,壩區地平整田多。在大姚縣,壩區以縣城所在地的金碧鎮為代表,山區以三岔河、三台、灣碧等鄉鎮為代表。如今,山區和壩區農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過去“山區窮,壩區富”的格局悄然改變。

他的麼村村委會距離鎮政府19公裡,山多地少,很早就探索林果、養殖以及動員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路子。2009年,他的麼村被縣裡確定為“核桃專業村”。2019年,村裡有核桃2萬多畝,花椒1萬多畝,核桃產值840萬元,花椒產值500萬元。光靠林產業,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就破了1萬元。而此時,問題也來了:這些年周邊林業發展快、同質化競爭激烈,核桃干果從最貴時的40元每公斤,一路跌到15元左右﹔花椒干椒則從60元跌至20元。

怎麼辦?好貨才能賣好價!村裡對經濟林果提質增效,辦培訓班,請專家講解修枝整形、固土培肥、病虫害防治。同時,還發展畜牧業。鎮裡做強8家專業合作社,農村電商也風生水起。

他的麼村的變化是大姚縣利用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縮影。大姚縣山區面積佔八成多,森林覆蓋率近七成。大姚創新“規模化種養、標准化生產、專業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發展模式,形成“農林雙贏”的綠色轉化路子。以核桃、花椒、板栗、華山鬆、蠶桑和蔬菜為支撐的綠色產業體系正在大姚山區形成。目前,全縣已建成核桃深加工企業22家,11家企業獲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稱號。

魏黎明介紹,這幾年山區發展好,也是因為政府投入大,交通物流不再“卡脖子”,他的麼村的新大橋就是証明。他的麼村前是漁泡江,以前進村靠一座不足兩米寬的鐵索橋,村裡人買車,轎車得卸掉反光鏡,小貨車得改裝車廂。2017年,連通村裡的新大橋建成通車,村民不再為拉水果核桃發愁了。村裡還實施了村組道路硬化工程,近20公裡路不再“雨天一身泥”。2015年以來,大姚縣共投入近15億元實施農村公路硬化。

2019年,大姚縣灣碧、鐵鎖、三台、桂花、三岔河5個山區鄉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達10800多元,與金碧鎮的差距大大縮小。綠色種植養殖成為山區增收的源頭活水。楚雄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大姚縣委書記陸積峰說:“山壩齊頭並進,均衡發展最好。今后鄉村振興,就是要讓群眾都叫好!”

《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15日 第 14 版)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