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兩年,破案方式升級了好多。”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良田鎮派出所所長馬守寶感慨。
2018年12月,鎮上接連發生盜竊。有人趁夜間連續潛入蔬菜大棚偷水泵、電焊機,給群眾造成不小損失。嫌犯流竄作案,行蹤不定,很難抓到。派出所22名民警、輔警全上陣,摸排、蹲守足足14個晝夜,硬是在一座大棚裡把犯罪嫌疑人“等”到了。那時,銀川氣溫徘徊在零下20多攝氏度。頂著嚴寒,靠著“笨辦法”破案的經歷令全所記憶猶新。
今年6月初,鎮上有家農戶發現金首飾丟了。農戶住得偏,連什麼時候丟的都講不清楚,上哪找去?兩位民警勘查走訪后,派出所啟動視頻偵查與數據研判,通過車輛軌跡分析與視頻比對,嫌疑人浮出水面。
從22名警力蹲守14天,到兩位民警6天破案,科技在人們身邊織起一張立體的防護網。
防患未然
織密防控感知體系,大數據精准防控公共安全風險
以良田鎮為例,過去全鎮巡邏一遍,要兩個多小時,現在隻需要坐在指揮室調動屏幕,10分鐘便能“巡邏”完畢。“421路視頻監控,覆蓋了全鎮主要交通要道、集市、廣場、學校等重點部位。今年上半年,鎮上刑事案件發案率比去年下降了55%。”馬守寶介紹。
近年來,視頻採集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研判技術發展迅速,把技術力量配到位、用充分,可以極大節省人力,滿足社會治安的新需要。
“如今,偵查破案中,即便隻拍攝到嫌疑人的背影,也能精確鎖定、追蹤。”金鳳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馬瑋介紹,通過“雪亮工程”建設,銀川精細化布建了3萬路視頻,接入社會視頻資源兩萬余路,防控感知體系正不斷織密,目前破案貢獻率已超過40%。
為了讓大數據的使用更加便利、真正做到因事而異,銀川公安針對全警種提供全業務系統的基礎性、通用性服務,也針對不同警種、不同業務系統,進行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為此,大數據支持採用了“超市管理”模式,研判預警、應急處突、打擊犯罪、服務便民、治安防控等不同模塊就像商品,后台分類管理就像倉儲,調用像下單,使大數據成為靈活、規范又開放的警務支持系統。以往一個民警需要打通多個部門才能獲得的數據,現經授權確認后,便可“一鍵調取”。
據統計,2019年,銀川市公安機關僅利用大數據破獲的刑事案件就達8750起,由大數據支撐的破案率達90%以上。
服務實戰
前端感知、中端布防、后端研判,形成立體防控體系
今年1月,一名可疑男子多次出入賀蘭縣奧林匹克公園小區。小區每天人來人往,為何此人卻觸發了智慧社區平台追蹤,對他自動鎖定?
賀蘭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楊沛亮說,“這個人行色匆匆,多次伙同不同的人出沒,密集和不同的人員同行。這些異常觸發了平台提示,我們研判后認為確實有必要警覺。”
經過縝密偵查,在小區一間出租房內,民警們發現了24名可疑人員,同時查獲了大量傳銷課件。原來,一伙傳銷人員剛剛到這裡聚集。傳銷案件剛剛萌芽,就被警方抓了個正著。
單純採用某一項技術,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銀川市公安局從前端感知、中端布防、后端信息處理等不同層面著手,讓技術手段集成起來打配合,形成一套立體的治安防控體系。
依托“雪亮工程”,在銀川的城市制高點、大型商圈、學校周邊等人流密集區域,公安系統精准布建了大量前端感知設備,部署了三層防控圈。在公共交通方面,智慧防控系統實時掌握著全市1800余輛公交軌跡、停靠情況、車速,3214個站點高清監控等前端感知設備全覆蓋,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智慧便民
信息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大數據優化社會治理
“父親不見了!”家住西夏區興洲雅居小區的李師傅發現父親走失后,非常著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頭一天在小區散步,卻沒有回家。李師傅一家找了一整夜一無所獲,隻好到南梁派出所報警。
民警姬凱偉記得,來人很焦急,說老人本就患病,時間再長怕就危險了。多虧小區建有智慧社區平台,平台有一項“關懷人員功能”,經本人同意后,採集了社區孤寡老人等群體的信息。
這時,此前採集的老人信息派上了大用場。通過智能視頻技術,民警很快還原出老人的行動軌跡,又聯動智慧安防門禁系統,發現老人一天前從小區南門離開。跟著行動軌跡和智能視頻追蹤,很快在西夏區同心路北側發現了老人。
目前,智慧安防管控系統已覆蓋銀川386個小區,智能門禁、車輛識別、人臉識別等功能一一被集納進來,外來人員識別、異常行為預警等功能已在發揮作用。“視頻站崗”“鼠標巡邏”成為銀川不少小區的常態。
有了強大的后台數據,公安政務服務更便捷了,24小時“無人警局”可以做到交通、出入境、戶政服務等3類26項公安業務全部自助辦理。147項事項實現“零跑腿”,80%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居民身份証、特種行業行政許可、出入境等業務辦理時限壓縮60%以上。
此外,借助不斷強化的數據處理能力,銀川將簡易交通事故處理時間從90分鐘降為30分鐘、損失理賠周期從48小時降為6小時、民警日均出警量由113次降為50余次。在技術能力保障下,2020年1至7月,銀川全市現發命案破案率保持100%﹔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挽損數同比分別上升124.03%、87.11%、416.98%。
(丁樂、張帆參與採寫)
《人民日報》( 2020年09月11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