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變白發 靜默付一生

——寫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

2020年09月10日08:07  來源:寧夏日報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將筆觸和鏡頭對准他們,向堅守在講台上的教師們致敬。

引導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9月9日,細雨綿綿,在寧夏大學學仕園教師公寓樓上,86歲的寧夏大學退休教授王明仁在電腦上認真閱讀語言學文獻,和一個個字詞“較勁”。最近他又撰寫了《“以上”、“以下”的理論問題(第三稿)》,再次對自己研究多年的問題進行進一步完善。1995年,王明仁教授退休后歷經10年深入研究“以上”“以下”四個字,從古代文獻中收集了上千個例句,從當代法律、法規、文件、教材、新聞稿件中找出600多個用錯的例子,編著《咬文嚼字又一說——“以上”、“以下”的使用問題》,糾正“以上”“以下”近百年來在語言學理論和語言實踐中的錯誤和混亂,解決了傳統表義和規范語法問題,引起了媒體及學界的廣泛關注。

“又是一年教師節,我還沒注意到呢。”聽聞記者來意,王明仁教授從字詞中暫時“抽身”。王明仁說,任何國家都要辦教育,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高校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無論在何時何地一定要把愛國放在第一位,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在距離銀川市區40多公裡外的閩寧二中,來自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的地理教師鄭守德手持地球儀,帶著學生們認識地球。“同學們,地球的形狀是一個橢球體,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圓形,在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嚴謹細致。”對一字一詞表述的規范要求,這就是鄭守德老師的治學風格。

8月27日,由福建省教育廳選派的第22批來寧支教教師抵達銀川,鄭守德和其他兩名老師被分配在永寧縣閩寧鎮閩寧二中,他們將在這裡度過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從教19年來,這是第一次在外地過教師節,在鄭守德看來,無論在寧夏還是在福建,教師節都要和學生們在一起度過,教師節的主題也從未改變,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所學所知全力啟迪學生,帶他們看更寬廣的世界。

雖然來到寧夏時間不長,但是鄭守德已經承擔了七年級地理一周多時間的教學工作。他感受到這裡的學生雖然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但更淳朴,尊師重教的傳統體現的更明顯。針對於此,他訂立了自己的工作目標:向學生們展示世界的精彩。“我是地理老師,地理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領域,我希望通過地理的獨特視角向學生們傳遞更多書本以外的東西,讓他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他告訴學生,未來如果想走的更遠,最好的途徑是努力學習,通過學習改變自身命運,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

不辜負學生信任的眼神

“同學們,唱歌的狀態不對,這首歌的強拍在‘英雄的人民’上,大家再體會體會……”9月9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西校區音樂教師馬紹榮在給學生們教授歌曲《歌唱祖國》時強調著。

今年60歲的馬紹榮年底即將退休,回望自己36年的教學生涯,他感慨:如果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還是當老師。

1985年7月,馬紹榮畢業,進入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當音樂教師。“當時我對教師這個職業還沒有多少理解,只是一直想當個音樂教師。但在那年的教師節上,我很慶幸自己選對了職業。”馬紹榮說。那年的教師節,沒有隆重的儀式和活動,學校組織了一場讀書會,教師們紛紛選擇有關教育、教師的詩歌、散文等作品進行朗讀,在同事們的聲情並茂中,馬紹榮感受到,學生的尊重是對教師最大的肯定,作為一名“靈魂工程師”,自己很自豪。

從那以后,馬紹榮在課堂上,看著講台下一雙雙清澈眼睛中的信任目光,他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辜負這些信任的眼神。馬紹榮認為,講授音樂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快樂中體會到音樂的美好,他給自己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在中學階段受到藝術啟蒙和熏陶,為今后的人生積澱一些藝術素養。為此,在多年來的教學生涯中,他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鑽研教材,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啟發學生。

不久前,一位即將畢業的學生對他說,馬老師,我能擁抱您嗎?您是一個稱職的老師。這讓馬紹榮深受感動,也感到自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的光榮。今年,馬紹榮即將退休,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但他和學生的情誼將繼續下去。

但行前路 無問西東

當了30年鄉村教師,西吉縣田坪鄉田坪中心小學教師李維奎從未感到自己委屈。

“能把娃們教到山外面,我心裡高興。”9月9日,李維奎動情地說。1990年,李維奎走上講台,這個講台位於田坪鄉李溝村,村子偏遠閉塞、干旱缺水,屬於深度貧困地區。在李溝村長大的李維奎深知,這裡的孩子想改變命運,必須依靠讀書,這是最可靠的途徑。他將此視為自己一生的使命,多年來一直扎根基層,擔任班主任工作,承擔小學語文、數學、美術、書法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言傳身教,助推一個個孩子走出大山,迎接精彩人生。2015年,李溝村教學點撤銷,李維奎前往田坪鄉中心小學。“這麼多年,沒有覺得寂寞,看到孩子們一個個有了出息,這是我最大的精神財富。”他說。

2018年加入特崗教師隊伍的黨惠婷,在教學中不斷加深著對教師的認識。黨惠婷目前在銀川市興慶區第二十九小擔任班主任,並教授數學課。這所小學的學生的父母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有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親戚照顧,一些學生的家庭關懷不夠,家庭教育缺失。剛當老師時,班裡小鋼(化名)的狀態引起她的注意,小鋼不愛說話,有時也不遵守紀律,見到老師也不問好。她了解到小鋼父母離異,由叔叔負責撫養,孩子平時缺乏關愛。於是黨惠婷對他付出得格外多,輔導時,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述,和小鋼談心聊天,在生活上給予一些照料,還經常到小鋼家中家訪,和監護人協調配合,在黨惠婷的鼓勵下,小鋼加入了少年先鋒隊,性格也更加陽光自信了。“對於這些孩子,我們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引導他們,雖然有時很辛苦,但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值了。”黨惠婷說。(記者 張賀 王鼎)

<p>    9月9日,銀川市興慶區新華街工會聯合富華社區為轄區小學、幼兒園和教育機構的老師,送上鮮花表達節日祝福。本報記者 周昕 攝</p>

9月9日,銀川市興慶區新華街工會聯合富華社區為轄區小學、幼兒園和教育機構的老師,送上鮮花表達節日祝福。記者 周昕 攝

(責編:趙茉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