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數據“殺熟”、屏蔽游客真實評價、宣傳名不符實的旅游產品……以后,這種損害游客權益的行為將得到約束與懲治。8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在線旅游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下稱《規定》),填補了在線旅游領域立法的空白。《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來,我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全年交易規模突破1萬億元,用戶規模突破4億人。在線旅游企業和平台的數量不斷增多,既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出游,也促進了旅游消費,帶動了行業發展。然而,與此同時,一些在線旅游經營者上線不合規旅游產品,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給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要求加強法治建設、強化行業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成為社會共識。
記者注意到,針對過去網友們常議的話題,此次《規定》都做出了明確回應。比如,“在線旅游經營者應當保障旅游者的正當評價權,不得擅自屏蔽、刪除旅游者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不得誤導、引誘、替代或者強制旅游者做出評價,對旅游者做出的評價應當保存並向社會公開”“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游者消費記錄、旅游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權益”。此前,就有消費者曝光某在線旅游平台存在“殺熟”行為,即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在線旅游平台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此舉引發消費者的不滿與投訴。新出台的《規定》將使在線旅游經營更加規范。
《規定》讓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再遇到類似侵權行為時,有了維權武器。在外出游,能玩得更開心、更放心。而對於在線旅游經營者來說,這也是一次升級旅游服務、促進行業規范的良好機會。偌大的在線旅游市場,難免魚龍混雜,如果缺乏約束與管理,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也將對行業自身造成負面影響,影響消費者對在線旅游業的信任度。在線旅游經營有法可依,才能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淨化行業環境,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9月03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