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大橋 劉發為攝
從貴陽機場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汽車駛進了都勻境內。
都勻市是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九溪歸一”的劍江穿流而過,兩岸青山翠立,好一幅綠水青山的圖景。這一條河流,這一片山巒,塑造了都勻別具一格的風光。
剛出高速,我便被路邊石碑上的“橋城都勻”這幾個大字所吸引。橋,究竟與這座城有著什麼樣的姻緣?
山水之間多有橋
都勻市區並不大,沿著母親河劍江的兩岸狹長分布,劍江水如碧玉般清澈靈動,哺育著這裡的數十萬人口。
山水相依、山清水秀,極目騁懷,滿眼的綠色,都勻到處散發著一片勃勃的生機。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都勻獲得了“全球綠色城市”的稱號,這也是貴州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遇水架橋。都勻是一座被山水擁入懷抱的古城,因其位於南北交通的要道,境內又有縱橫交錯的河流,所以,自古以來,這裡的橋就特別多。都勻的橋最早出現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記裡,他寫道:都勻西門大溪上有新架石梁,壘石為九門甚整,橫跨洪流。
如今,都勻以劍江為主的河流水系之上,架有大大小小的橋梁100多座,這其中,有許多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修建的,因此,都勻人也將自己的家鄉稱為“山水橋城”。
百子橋、風雨橋、斜橋、彩虹橋、平橋、會雲橋,單是聽一聽這些名字,就能品味都勻橋梁的多姿多彩,若是在橋上走一走,看一看,更能領略它們的美。
擁有建橋習俗的都勻人,造就了各種各樣的橋梁,最為當地人稱道的,當屬百子橋。
百子橋是一座七孔青石拱橋,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曾經,這座橋是黔桂公路上最重要的橋梁之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發揮著交通運輸的作用。1986年,都勻市政府又在橋上修建了歇山和瓦頂兩層橋屋,百子橋的交通功能退出了歷史舞台。
除了劍江水系上的橋,如今,黔桂鐵路、貴新高速上也都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橋梁,將這片土地的美麗延伸到更遠的地方。
每一天都離不開橋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對都勻來說,橋便是它展現個性的最佳載體。都勻的魅力,正是通過五彩斑斕的橋散發出來。
橋,不僅是都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融入了這座城市的靈魂之中。
“我家住在都勻大橋頭,火車打轉轉,汽車打轉轉……”一首當地的民謠,將都勻這座“山水橋城”的歷史記憶清晰地呈現在我的面前。
都勻人的一天,是從橋開始的。無論是晨練,還是上班的路上,橋都是都勻人親密的“伙伴”。
飽經歲月滄桑的百子橋,幾經變遷,如今是都勻人娛樂放鬆、品茗休閑的好去處,向過往的行人傾訴著都勻的過去,憧憬著小城的未來。
都勻人對橋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可以通行、娛樂,更深處,還有對自己家鄉情感的寄托。
“很少有別的地方有都勻這麼多的橋,”當地人對橋深有感慨:“我們走在這條路上,放眼望去,眼見之橋橫亙在兩座山之間,我們以為自己走的是平路,殊不知,我們這條路也是別人眼中的另一座橋。”
走在文峰橋上,看風雲飄動,剎那間,感覺這座城市的過往煙雲都聚集在這裡。
都勻人的每一天,都離不開橋。
華燈初上,西山大橋的燈火亮起來了,這座劍江之上的特色橋梁,是許多影視劇的取景地,也是許多人對都勻的第一印象。盛夏時節,在劍江河畔漫步,微風拂面,清波蕩漾,西山大橋為都勻增添了幾分魅力。
橋已經成為都勻的城市名片,古朴的百子橋與現代的斜橋相依相靠,見証並記錄著都勻千百年發展的歷史。
好一座綠色之橋
前不久,都勻橋的大家庭裡又添了新的成員。
8月18日起,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博覽園開始試運營,計劃通過近兩個月的時間,檢驗園區疫情防控能力及安保交通、票務運營等各體系及運營接待服務能力,為不久將要舉行的綠博會做准備。
綠博園內的風景十分迷人,園中的七座橋,將六大展園片區串聯了起來。綠博園的橋,給都勻的橋城名片上渲染了一層亮眼的綠色。風格不同的橋梁,在群山環繞的綠博園裡熠熠生輝。
在綠博園中穿行,目光所及之處,總能見到橋,腳步所達之地,也總能踏上橋。謫仙橋是連接西南展園區和副展館、貴州寨的一條東西向通道,是整個園區的主景橋,站在橋上,周邊的風景一覽無余。
樂善橋是距離綠博園南入口最近的一座橋梁。身在橋中,很容易“迷失”了自己。中交二公局的負責人介紹,如果站在高處俯視這座橋,會發現橋身是花瓣的形狀,橋與花在這裡融為一體。
迎恩橋、夢遇橋、雁序橋、漣溪橋既是景觀橋也是環湖橋,它們以不同的姿態,展現著都勻的橋梁之美。
這座位於都勻的綠博園,又何嘗不是一座綠色之橋、生態之橋?56個展園宛如一顆顆寶石“鑲嵌”在這片綠色的大地上,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和地域風情在這裡悉數呈現。
都勻的橋就像是都勻人的血脈,流淌著都勻人開放好客的性格。都勻是一座用橋連接的城市,這座橋,連接著歷史與未來,連接著都勻與世界。
走過一座橋,愛上這座城。站在都勻的橋上,我撫摸每一處滄桑的歲月痕跡,聆聽著橋下的潺潺流水,目光轉向不遠處的另一座橋,一輛載著都勻毛尖茶的貨車,穿過群山,走向世界。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8月20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