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是關鍵(創新茶座)

劉 峰

2020年07月07日1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稻漁共生”這種生態種養模式,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傳承。然而,想在黃土高原打造出一番魚米之鄉的盛景,簡單復制粘貼,很可能水土不服。寧夏賀蘭縣“稻漁空間”的探索之路,則為當地開拓以生態循環為基礎的現代化農業,做出了有益嘗試。

  從抬土降鹽,到蟹、魚、鴨入田,再到自產有機肥的節水生態循環系統,“稻漁空間”的發展之路充滿了坎坷,但其所走的每一步都踏在了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鼓點上。在這裡,稻田為魚、蟹、鴨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魚、蟹、鴨則為稻田清除虫害和雜草,減少了農藥的副作用﹔反過來,魚、蟹、鴨的糞便又為稻田的生長提供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的使用,使得土地不被污染板結。稻、蟹、魚、鴨等和諧共生,昆虫、雜草和糞便都成了可利用的天然資源,一切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一水多養、一田多產、循環利用的模式不僅成功改善土質,節約了用水量,更把可持續性生產做成了一幅擺在眾人眼前的真實效果圖。

  要做好現代化農業,衍生產業鏈、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是題中應有之義,其中,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實現循環可持續發展是關鍵。“稻漁空間”通過對原有稻田、魚塘及田園景觀重新規劃設計,整合農業、漁業、休閑旅游各類資源,形成了跨產業的生產和經營模式,開拓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真材實料的有機大米價格比原先翻了5倍以上,從根本上讓農民收入有了保証。魚、蟹、鴨不僅僅是生態循環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旅游觀光的最佳“代言人”,更成了幫助當地農民多產、多收的有效途徑。萬人追捧的觀光農業,千人受益的農田學校,百人參與的“糧食銀行”、合作社,讓農民們願意留在家鄉,奉獻於此,受益於此。

  採訪中,“稻漁空間”經營者趙建文時常重復一句話——“不論稻子、魚鴨,還是水和土壤,都有自己的脾性,你要了解它們,順應它們,為它們找到最合適的發展環境,它們才會為你所用。”朴素的表達背后,是一種注重自然、生物與人協同共生的發展理念。也正因如此,“稻漁空間”才得以在現代化農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奔涌而出,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使當地的經濟發展潛力得到釋放、生存環境得到優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從開拓以生態循環為基礎的現代化農業,到推動三產融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稻漁空間”的成功,既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注解,又反映出解決問題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美麗鄉村,隻有做到“追求人與自然和諧”“追求綠色發展繁榮”“追求熱愛自然情懷”與“追求科學治理精神”相統一,才能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責編:閻夢婕、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