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经过8年的努力,宁夏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为了让脱贫县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宁夏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努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春风送暖入塞上。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宁夏已脱贫的县区人民群众特别关注脱贫成果咋巩固、乡村振兴咋开局,人大代表们积极为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建言献策。
扶上马送一程
早春时节,彭阳县城阳乡杨塬村村民李佐刚往田里一车车送粪。牛圈里新生的牛犊在撒欢,还有几头母牛即将分娩。
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李佐刚在扶贫贷款、养殖政策等支持下,把肉牛从三四头养到了十七八头,每年都出栏三四头肉牛,收入五六万元。一家人靠养牛脱了贫。李佐刚觉得好日子刚刚开了个头,“希望政府继续扶持我家发展肉牛产业,让来钱的路子更宽一些、更长一些”。
截至2020年年底,宁夏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818元预计增加到11450元,年均增长11%,连续5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因贫困闻名的西海固地区彻底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标签,西海固人民发自内心地感恩共产党、感恩党中央、感恩总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马汉成说。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由于宁夏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脱贫县(区)基础脆弱、产业发展不稳定等返贫风险依然很高,脱贫摘帽县(区)发展后劲不足仍是最大的区情。
“十四五”期间,宁夏将全面落实百万移民致富、城乡居民收入、基础教育质量、全民健康水平“四大提升行动”,精准聚焦共同富裕这个“重”点,瞄准移民群众的“困”点、城乡收入的“低”点、基础教育的“弱”点、医疗健康的“薄”点。“这些措施必将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宁夏干部群众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马汉成说。
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塬村“女当家”梁巧红是村里的能人,每年带领几百人到家门口各个产业园区务工挣钱,今年2月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这几天,她带着村民整治人居环境时,遇到一个棘手难题:村道路面太低,遇到雨雪天就积水严重导致行路难。
梁巧红直人快语:“移民搬迁之初,扬黄灌渠建设标准低,红寺堡区几十万亩水田得不到有效灌溉。就拿我们村来说,由于来水渠道小,每年6月五六千亩玉米地得不到有效灌溉。因此,我希望国家继续支持移民地区的发展,从水、路、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把红寺堡区建成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红寺堡区是为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首站就到了红寺堡区,留下“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的殷切嘱托。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坚持易地搬迁与实施乡村振兴统筹衔接,把红寺堡区建成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但红寺堡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受“县情区制”制约,人员机构编制少,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领域编制短缺,无法满足服务管理需求;市政道路和管网建设等中央预算项目和资金受市辖区申报限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当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项目进行扶持,提升发展内生动能。
东西部合作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
隆德县依托闽籍企业康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闽宁扶贫产业园,经过多年建设,吸引入驻企业达60家,其中闽籍企业9家,年产值达1.7亿元,解决就业700余人。“闽宁扶贫产业园走出了一条‘政府支持、企业建设、联合招商、共同发展’的东西部产业扶贫协作新路子,这样的产业园办得越多办得越好,宁夏的乡村振兴步子才能走得更快更稳。”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园入驻企业负责人杨俊有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发展内生能力。
宁夏等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虽然已全面脱贫摘帽,但脱贫的基础还不稳固,致富的条件依然薄弱。“贫”就贫在产业、“困”就困在产业,致富“难”也难在产业,需要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更高水平的东西部经济协作新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李郁华建议,加快推动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共建飞地经济,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利用,通过飞地产业园模式支持西部产业发展,确保西部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掉队,实现新的发展。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及其开发区结对共建飞地经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组织管理架构、健全议事协调机制,把飞地产业园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优秀干部挂职锻炼、流域上下游协同发展、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等工作的重要平台载体,促进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使园区建设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多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担负着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职责。应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完善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保护区与受益区的利益分配机制,由东部生态受益地和资源输入地通过资金补偿、资源入股等方式,支持西部生态保护地和资源输出地转型发展,促进东西部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
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总计签约成果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图为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会场外景。记者 刘 峰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