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对面”到“网上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宁夏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2020年春季开学,宁夏154万多学子无法走进传统的教学课堂,转而向云端“迁徙”。数据显示,宁夏“空中课堂”自开播以来,累计访问量逾3亿人次,学生在线提交作业达1亿份,开展线上测试突破30万次。
在这场“云上大迁徙”中,学生、家长、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深刻而不可逆的变化,需要重新去定义。
一场特殊的战斗打响
2月17日,宁夏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空中课堂”开课的第一天,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天。
对于154万多宁夏学生而言,一根网线架起了“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对于宁夏教育系统而言,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尚属首次。
依托宁夏教育云搭建全区网络空中课堂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名师课堂、在线互动课堂、直播课堂与心理辅导课堂等栏目,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情况。宁夏教育频道、宁夏少儿频道、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等同步播出“空中课堂”。
期间,宁夏教育厅微信公众号“空中课堂”相关内容总阅读近150万次,总留言数1.58万条。每天,通过有线电视、IPTV平台和互联网电视收看、回看宁夏“空中课堂”605万次,通过卫星接收观看用户80万。
来自自治区教育厅的数据显示,宁夏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39所,在校生154万多人,教职工近11万人,教育人口占全区总人口近四分之一。
不止是课堂到网络的“搬家”
3月2日下午,结束教学的青铜峡高级中学高二物理教师陈玲美隔着屏幕与学生挥手再见。从春季开学起,每天14时30分至15时20分,44岁的陈玲美都会准时通过“空中课堂”为学生授课。
动画、视频、自制演示图片……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要素,在陈玲美的课件里大量出现,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亮点。“‘空中课堂’实施后,教育方式的改变,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无法与学生进行现场互动,为了保障授课质量,课件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陈玲美说。
线上授课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改变,对老师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疫情防控期间,宁夏学生通过“空中课堂”继续学业的背后,是无数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从线下到线上,是全区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见证。
目前,全区已形成支撑学校教学创新、智慧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省级教育云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利用宁夏教育云、教育App、VR/AR教室等,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在线学习,由自律走向自立
“空中课堂”开课伊始,一张拍自固原的照片引起网友关注。在原州区三营镇唐湾村老家,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回民小学六年级学生马金虎在下雪天上“空中课堂”,妈妈为他打着伞。伞上是漫天飞雪,伞下是“空中课堂”。
西吉县震湖乡李章小学距离县城60余公里,山大沟深,师资不足、学生少、知识基础不一等问题,曾一度影响教学工作统一开展。近几年,全村学龄儿童家庭陆续外迁求学,疫情防控期间全校只有4个年级8名学生。
通过“空中课堂”,8名学生可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反复回看教学视频,接受在线教学和辅导,足不出户就能与首府银川的学生同上一堂课,跟不上教学节奏、听不清、看不懂等普遍现象有所缓解。这是宁夏“互联网+教育”在解决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的真实体现。
教室上课处于他律的状态中,而网课需要自律。学生的自律性,是“停课不停学”启动时社会普遍担心的问题。通过这几个月的在线学习,人们感受到学生自制力方面的提升。
中宁九小教育集团校长刘明星认为,教师转变角色后,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但更重要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要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倾听、记录、讨论、质疑等学习行为将成为课堂常态。
“蝴蝶效应”带来无限可能
疫情防控期间在家宅的太久,会不会对孩子的高考、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云上教育”用实力回应了社会关切。
几个月的在线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模式变革,在线教学开始在师生们脑子里生了根、发了芽,信息素养大幅提升,客观上推动了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催生教育新形态。
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涛说:“宁夏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一直缺一个平衡城乡教育资源、让城乡孩子共上一堂课的实践机会,疫情意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现在正值暑期,“云上教育”暂告一段落,但其使命并未终止。云考试、云答辩、云毕业、云就业……由于疫情防控产生的“蝴蝶效应”,宁夏教育体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宁夏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记者 陈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