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户张顺宝:靠种黄花致富(众生相)

2020年07月16日10: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行走在山西大同云州的“忘忧大道”上,路两侧满目黄花,沿途喷灌、滴灌,宛若江南,不远处是火山林海,谁能想到这曾是雁北苦寒之地。

  黄花大户张顺宝1975年生,西坪镇唐家堡村人,留个小平头,一张晒得黑红的脸庞。别小看了这个农民,他去年收入100多万元,新买了城里上百平方米的楼房和奥迪越野轿车。

  熟悉的人都知道,张顺宝的百万富翁是逼出来的。2013年,云州区(原大同县)区委发力推进特色产业黄花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首先要破解的,就是数百年来一户三五亩的分散种植。

  2013年,西坪镇给村支书开会,动员大规模种黄花,完不成任务就撸了村支书。张顺宝就这样被推上了浪头。

  黄花下种到第三年才有收益,田间管护比种传统的玉米要费心力,投资也大,关键是采摘季很短,只有一个多月时间,需要大量采摘工人,而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这还不算大同高寒冷凉地区的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干扰。所以,即便云州出台系列支持政策: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地就修到哪;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等政策补贴跟着老百姓需求走。但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思想上普遍有顾虑,行动上有迟疑。

  “黄花是云州的特色产业,火山土壤、富硒七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亩均收益上万元。”云州区委书记王凤瑞有股子牛劲儿,老百姓能脱贫能致富,再苦再累都要实现。他咬定目标,从传统产区西坪镇抓起,“党员干部做示范带好头,老百姓肯定能跟上干。”

  2013年春节刚过,张顺宝和妻子安春霞商量,准备拿出买楼房的30万元,在离村最远的大岭地,流转300多亩土地种黄花。妻子担心有闪失,张顺宝态度很坚决,“总得有人试,成功了,全村人致富就有希望了!”

  张顺宝17岁进城到工地当电工搞粉刷,后来回村包井种地,种菜,搞养殖,好多活都干过,有个特点,就是种别人不种的。也是因为这种闯劲,头茬种黄花的3个村支书只有张顺宝一人成功了。

  张顺宝的百万富翁也是干出来的。当时种黄花,张顺宝不是面积最大的,但是坚持到底的。为了减轻种植成本,他套种西瓜、蔬菜,结果西瓜被雹灾打掉,蔬菜也没多少收益。即使这样,仍然咬牙坚持。

  为了支持张顺宝们,政府不仅给张顺宝的示范田安装了喷灌设备,气象局把测量地温的仪器,专门安到黄花地,让他信心大增。

  2016年,张顺宝黄花收入100万元,成为云州历史上靠种地收入百万元的第一人,他也成了全云州规模种植黄花的第一大户。

  有了示范引领,党的好政策就变成了老百姓的好日子。

  唐家堡之前连个5亩成片的黄花都没有。到2016年,唐家堡村黄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10亩以上的黄花种植户有70户,5亩以上的户有100户。

  “种黄花富了唐家堡人”,张顺宝说,近几年,全村在县城和大同市给孩子娶媳妇买楼房70套。2016年,全村黄花收入1500万元,村里没有贫困户了。每到采摘季里,山东济宁来了上千人采摘。新疆采棉花,云州采黄花。挣劳务费的,一小时能采25斤菜,一天近200元收入。

  据悉,黄花又名萱草、忘忧草,既能食用,也能药用。大同黄花种植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值达9亿元,带动了1.5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正如古话所讲:“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

  目前在大同,黄花相关产品已经形成系列,黄花干、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制作的化妆品等各色产品琳琅满目。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幸福路。(记者 周亚军)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