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民生坐标” 增进人民福祉
牢记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一心为民。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紧紧锚定“民生坐标”,呈上一份“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修订《石嘴山市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着力补齐补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
——抓好本年度市人大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织牢织密综合兜底保障网,全面开展“四查四补”,整改完成全市排查出的164个问题,落实好惠农区海燕村脱贫攻坚、劳务移民和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城乡困难群众帮扶解困“1+4”工作方案,做到城乡贫困群众全覆盖。
——针对剩余158户735名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脱贫计划,通过务工就业、肉牛托管、肉羊托管和兜底保障等多项措施,经过一家一户收入测算和预期分析,剩余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都达到4100元以上。
——积极支持贫困村大力发展种养业,4个移民村落实瓜菜种植面积1.2万亩、牧草1.5万亩、土豆1.2万亩,种植业带动移民就近就业1500人;建成集中养殖园区10个,带动移民养殖2100户;1至5月,为656户建档立卡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36万元,建档立卡户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到75%。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组织35家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100%,“点对点”组织移民返岗1500人、劳务输送就业8500余人,谋划就业岗位3200余个。目前,移民就业人数达1.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就业5000余人。
——将城市低保标准由56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3800元/年提高到4560元/年,将未脱贫建档立卡户中的286人纳入低保救助,新增城乡低保1642人,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饮水改造方面,大武口区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铺设管道138公里,完成入户2646户;平罗县河东地区实施了水质提升改造工程,3个贫困村已完成水源替换;海燕村、隆泉新村自来水入户基本结束。
——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帮扶责任,市、县两级帮扶部门筹集资金1114万元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帮扶资金物资约2056万元,吸纳社会帮扶资金16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推荐移民就业600余人。
——扎实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深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抓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市游泳馆建设等群众期盼的实事,办好宁夏工业纪念馆和石嘴山煤炭地质博物馆,建设贺兰山精神纪念馆,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规范提升住宅小区特别是无物业小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上半年,石嘴山市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就业任务,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4%。
为精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该市已为289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资金2627.73万元,惠及职工43156人,其中困难企业3家,返还稳岗补贴998.73万元;第二批为606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258.34万元,为7家困难企业返还稳岗补贴3784.30万元,为251家企业补发稳岗补贴437.92万元。同时,加大小微企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提高至30万元,小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17万元。
上半年,石嘴山市失业人员再就业485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2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256人。截至目前,为2651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357.02万元,为2632名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324.5万元,为2666名失业人员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33.4万元。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为扎实推进参保征缴工作,石嘴山市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动参保登记成果转化,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7.12万人、14.66万人、2.9万人、13.35万人和13.10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 99.99% 、100%、101.11%、97.65 %和99.47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被征地农民工基本养老参保率均达100%,累计征缴各项社保费8.31亿元,累计清欠社保费3846.45万元。
该市对2800家参保企业进行逐一精准划型,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严格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和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今年以来,已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44亿元,目前已为全市55家大型企业减免社保费2631.07万元,为2265家中小微企业免除社保费10499.82万元,为7家企业缓交社保费75.46万元。上半年为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发放养老保险待遇9.5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7亿元;工伤保险共审结待遇5145人次,支付待遇2286.64万元。
目前,石嘴山市工伤保险住院费用、门诊费用全部实现即时结算和财社一体化支付,彻底解决了工伤职工报销费用跑腿垫资和工伤医疗费结算慢的问题。上半年已结算协议医疗机构住院费用1351人次,统筹支付工伤保险医疗费650.94万元。
鼓劲提气显风貌 凝心聚力展风采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每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疫情阻击战期间,石嘴山市共派出6批142人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在他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镇守后方、保卫石嘴山的干部群众。
对于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石嘴山市组织开展抗疫模范推荐宣传工作,向自治区推荐全市战“役”模范14期187名。
那些发生在石嘴山大地上的动人抗疫故事,从未被遗忘。
5月11日,石嘴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身边的感动感恩感奋”抗击疫情纪实摄影展在新区行政会议中心开展。感激、壮行、惜别、欢喜……一个个充满大爱的瞬间,犹如时空长索上打出的结节,标记每一次感动。
听,时代在呼唤;听,击鼓又催征。围绕精心策划的“守初心、担使命,抓转型、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石嘴山市以人民立场创新思维,凝聚着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
该市为主题实践活动、喜迎建市60周年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10件民生实事及系列文化活动、宣传活动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报、网、端、台、广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石嘴山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贺兰山生态治理与修复等工作中的有益尝试和先进经验。
在石嘴山市各县区、主要街路、商圈、沿街商户、小区出入口等地的26个大型户外宣传牌、860个道旗、24个擎天柱、60块宣传栏,成为“守初心、担使命,抓转型、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喜迎建市60周年的宣传阵地,俯仰可见的“身边榜样”“金句锦囊”“长鸣警钟”提醒干部群众时时奋进,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围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石嘴山市在《石嘴山日报》等媒体开辟展示台、曝光台、监督台,倒逼全市103个重点项目和自治区9个重点项目推进。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开展媒体监督、现场问政,力促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6月,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石嘴山市期间,“石嘴山做法”“石嘴山模式”成为靓丽的风景线。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等13家中央新闻单位以及宁夏媒体的30余名记者,先后前往龙泉村、庙庙湖、杉杉能源、恒达纺织等8个采访点对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发展成就进行采访报道,刊发重点稿件130余篇。
迎难而上动真碰硬 忠诚干净勇于担当
榜样,是看得见的标准。
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
“七一”前夕,石嘴山市委组织部对全市援鄂医疗队、自治区“我身边的战‘疫’模范”个人推荐对象中的部分党员共100人开展走访慰问。
回顾疫情防控的一幕幕,人们记住了那些彻夜难眠的人,那些负重担当的人,那些逆向而行的人,也记住了中国如何从寒冬走到春暖花开。
讴歌英雄、崇尚模范,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
结合庆祝建市60周年,石嘴山市分层分类、广泛深入开展中央和自治区主流媒体石嘴山行、“放歌石嘴山、奋进新时代”歌咏比赛、“共促转型发展、共建美好家园”演讲比赛、“建设石嘴山、发展石嘴山、振兴石嘴山”有奖征文、退役老兵英雄事迹宣传、石嘴山籍在外人才支持家乡建设“回乡行”等活动,讲好石嘴山故事、传播石嘴山声音,营造全民参与、全市同庆的喜庆氛围。
4月30日,石嘴山市举行2020年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颁奖仪式,表彰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57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动员和号召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以他们为榜样,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为夺取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嘴山市委组织部表彰了36个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市直机关工委评选表彰10个基层党组织、2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争先进、做示范、树形象。同时,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集中组织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表彰活动。
6月18日,石嘴山市向社会征集石嘴山建市60周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人选,进一步追寻建市以来为石嘴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讴歌他们的先进事迹,传颂他们的感人故事,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
……
激情满怀、砥砺奋进。石嘴山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振奋精神、兴市富民。石嘴山市将扎实做好迎接建市60周年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收官,为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