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同心鉚足“牛勁”壯大牛產業

2023年01月30日09:42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報告這麼說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我們這麼做

1月16日,位於同心縣的寧夏伊楊沁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內,高檔肉牛深加工生產線推動肉牛產業向生態、健康、特色化邁進。該公司運用“中國伊牧雲·牧場”“互聯網+畜牧平台”的技術優勢,從飼草種植到飼料生產,從肉牛養殖到分割加工,從冷鏈物流到餐桌,全過程品質可追溯,信息可查詢,肉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活畜線上交易、線上共享養殖,在互聯網上開牧場,足不出戶賣肉牛。

同心縣西部揚黃灌區重點發展以西門塔爾、安格斯肉牛為主的肉牛高效育肥﹔東部旱作區重點發展西門塔爾等優質肉牛繁育。該縣加大養殖業資金投入力度,先后利用涉農整合資金、閩寧協作資金、企業幫扶資金建成了72個養殖基地(園區),動員社會資本建設了157個規模養殖場。目前,同心縣已建成萬頭肉牛養殖基地4個、千頭肉牛養殖基地5個、自治區級標准化肉牛示范養殖場6個,發展規模肉牛養殖場361家,肉牛飼養量達到20余萬頭。

天剛蒙蒙亮,同心縣丁塘鎮新華村村民羅永紅就從炕上爬起,披上棉衣走進拌料間啟動攪拌機,青貯、玉米、麩皮、大豆等物料在10分鐘內被均勻攪拌。隨后,他駕駛電動車將飼料轉運至牛槽為牛添料。“奶牛每年全奶期有9個月,每天產奶20公斤左右,一頭奶牛母牛哺乳期可認養兩三頭牛犢,母良子繁這條增收致富路算是選對了。”羅永紅坦言,如今喂牛全靠機械化,家裡鏟車、撒料車、攪拌機、粉碎機應有盡有。

在同心縣韋州鎮萬頭肉牛養殖園區內,牛舍錯落有致,肉牛膘肥體壯。同心縣新悅肉牛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金濤正給肉牛添加飼草。金濤於2020年進駐萬頭肉牛養殖園區后,在基礎設施、政策優惠、資金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使他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記者了解到,韋州鎮在鎮郊山地興建肉牛養殖園區,引導養殖戶“出戶入園”發展肉牛養殖。在管理運行上,園區成立同心縣韋州鎮萬頭肉牛養殖園區黨支部、同心縣韋州鎮畜牧業協會韋州分會,按照統一物業服務、統一技能培訓、統一檢疫防疫、統一標准飼料、統一飼草配送、統一營銷服務、統一糞污處理的“七統一”推動養殖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同心縣持續強龍頭、帶農戶,推進經營規模化。全面落實扶持政策,每年爭取和落實各類養殖業扶持資金2億元以上,支持肉牛發展。基礎母牛“見犢補母”在自治區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每頭再補貼500元。對脫貧戶和三類監測戶發展肉牛養殖的,每頭補貼2000元,同時給予飼草料補助。推廣家庭經營“50300”模式,全縣培育肉牛存欄50頭至100頭的養殖大戶180戶、存欄100頭至200頭的家庭牧場56家、存欄200頭以上的養殖企業和合作社33個。打造了韋州鎮慶華村、丁塘鎮張灘村等8個自治區級肉牛養殖示范村。加強良繁基地建設,建成同心縣榮振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西門塔爾牛繁育中心和寧夏伊揚現代牧業有限公司安格斯牛繁育中心。(記者 蘇峰)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