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銀川5月20日電(寬容)“西部地區具有土地、電力等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承接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需實施差異化的鼓勵扶持政策。”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工商聯主席何曉勇建議,統籌做好西部地區制造業等產業布局,有力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西部大開發2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重要資源能源基地的戰略地位更加鞏固,生態保障作用更加凸顯。特別是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產業結構日趨完善,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亮點。何曉勇認為,西部地區還存在經濟規模不大、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大型企業集團少、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部分地區制造業鏈條不夠完善、產業布局不夠合理的問題較為明顯。如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寧夏缺少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經政府組織相關企業擴能轉產后,防疫物資才逐步緩解。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何曉勇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加大對西部地區制造業項目布局支持力度,實施更為有效的差異化扶持政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西部地區實現規模效益。加大國有資本和中央企業在西部地區制造業項目投入力度,鼓勵支持東南沿海地區高端制造業向西部地區有序轉移,促進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盡快修訂《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出台更加有效的惠企政策和可持續產業發展規劃,鼓勵支持東部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置業、推進產業鏈發展,補齊西部制造業短板,防止東部地區企業向周邊國家外遷,產業外移。
何曉勇認為,西部地區制造業發展,一定要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調節促進作用,完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政策,實施西部地區制造業企業更加優惠的差異化稅率。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何曉勇說:“要加大西部地區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加快部署建設和提升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支持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切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引導西部地區民營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