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珍稀鸟类“打卡”六盘山

记者 剡文鑫
2022年10月28日08:58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红交嘴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冠鱼狗。

白腹短翅鸲。

胡兀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领凤鹛。

蓝翡翠。

橙翅噪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水鸡。

苍鹭。 (本版图片由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猛禽展翅、鹳掠浅滩、众鸟觅食……秋日的六盘山,迎来一年一度群禽集结盛况。

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拍摄白尾鹞的郭志宏突然看到一道影子闯入镜头,他来不及多想,连忙摁下快门。就这样,定格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身影,又一个新纪录在六盘山诞生。

10月6日,在这里栖息繁育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首次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照”。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鸟类的记录,从有记载的158种上升至现在的303种,鸟用不断刷新的纪录,见证家园美丽蜕变。

■ 鸟栖六盘

10月6日清晨,郭志宏在鸟鸣声中起床,洗漱完毕,整理好设备,向六盘山森林深处进发。

郭志宏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

十多年来,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六盘山的精灵,定格在镜头里的翩翩身姿,千变万化。

秋季是观鸟佳季。

此时,植物果实成熟、种子饱满,河道里生物多样,吸引迁徙候鸟停歇、鸫科鸟返乡。

鵟、隼、鹞等猛禽“闻声”而动,展翅翱翔,或突然一个俯冲,惊扰得山林一片纷乱。

“通过多年保护,生态改善,山上的野鸡、野兔增多,加之秋冬树叶脱落,视野开阔,为大型猛禽觅食提供最佳时机。”郭志宏在树林里选好位置,架起镜头,耐心等待。

郭志宏有目的地选择蹲守地点,是为了拍摄前一天在此地偶遇的一对“相会”的白尾鹞。此前,他拍摄的全部是雌性白尾鹞,遇到雌雄鸟成双成对出现的机会特别少。他重返这里,期盼能记录奇迹。

从清晨一直等到下午4时许,大山里的影子越来越长,那对白尾鹞始终没有出现。郭志宏不甘心,通过镜头向四周搜寻,突然一道影子迅速从空中掠来,闯进镜头。

“啥东西,是普通猛禽鵟吧,先拍了再说。”时机稍纵即逝,郭志宏将镜头对准“黑影”,在短短几秒钟连续拍摄十多张照片。

“拍完后翻看,像金雕。当时,我兴奋得双手都抖了起来。”郭志宏意识到,这是一次改变六盘山鸟类纪录的机会。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赶回单位,经过仔细对比确认,“黑影”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金雕作为大型猛禽,巢穴大都筑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处,偶尔能见到,用镜头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也没有影像资料。”郭志宏没想到的是,自己“碰巧”拍的照片,成为六盘山的首张金雕照片。

作为野生动物,大多数鸟类与人类保持着一定距离。鸟类通常活动迅速,或者行为隐蔽,观鸟者需要耐心等候和熟练运用观测设备。

“观鸟首先要学会认鸟。”郭志宏通过学习“鸟类图鉴”和“观鸟手册”,和观鸟爱好者分享经验,学会了分辨鸟种。认识加爱好,让郭志宏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留住惊鸿一瞥。

“形态是鸟类识别的第一要素,但并不是唯一要素,还要通过体型、羽色、行为、声音等来识别。”郭志宏总结观鸟识鸟经验,根据婉转多样、响亮哨声、尖细颤音的鸟鸣,辨别鸟种。

郭志宏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拍到的新纪录鸟种,是来自南方的黄臀鹎。6年前的冬季,皑皑白雪覆盖山林,食物短缺,野生动物面临越冬难题,保护区组织职工在林区投食,他跟随拍摄。当时,他连同红腹锦鸡一起,拍到了黄臀鹎。

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拍摄,是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喉歌鸲。虽然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这种黑喉歌鸲在国内分布范围狭窄,只在秦岭一带有过记录,之后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被认为已经濒临灭绝。

随后,郭志宏又多次拍摄到黑喉歌鸲及其幼鸟,说明这种罕见的鸟已在六盘山栖息安家。

鸟种增加,让观鸟变得更具挑战性和观赏性。

在河道浅滩,拍摄嘴长、腿长、脖子长“三长”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大山深处,拍摄有着“地球清道夫”之称的胡兀鹫、高山兀鹫,郭志宏用镜头一年复一年,追踪记录六盘山鸟类变迁。

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金雕、黄胸鹀、中华秋沙鸭、猎隼、草原雕等鸟种,到红腹锦鸡、麻雀、乌鸦、喜鹊、鹞子等原生态鸟种,群禽汇聚,六盘山已然成为“鸟的王国”。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先后启动两次综合科学考察,其间对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15目36科158种。如今,六盘山鸟类记录数量实现翻倍增长,增长至30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宁夏首次记录17种,六盘山首次记录95种。

■ 六盘留鸟

六盘山鸟类种群上升,其实是生态环境改善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鸟类对生境条件的选择敏感且苛刻,六盘山鸟类种群不断丰富,是六盘山生态建设发展成效的最好见证。”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双贵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建设、400毫米降水线造林绿化等重点工程,以封育促进天然林更新为主、补植补造为辅,种植油松、桦树等针阔混交型水源涵养林20万亩。

对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对林区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开展摸底调查和最严格的保护,改善提升林区基础条件,建设林草产业示范基地,林分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截至2021年底,六盘山森林覆盖率达到64.5%,林区野生动物的生境得到质的改观,记录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动物资源占全区动物资源总数的85%以上,构筑起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生态廊道。

千峰竞秀、百流奔涌。延绵120公里的六盘山,草地、森林、灌丛、湿地、河流等多样自然景观,漫山遍野的野果、树种、草籽、昆虫,为各类鸟提供栖息、繁殖和觅食环境。

“动物对生存条件感知能力特别强,首先食物要充足。”郭志宏说,“高原绿岛”“天然水塔”“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野生动植物王国”等桂冠,预示着六盘山可以为鸟类繁衍生息提供多样性食物来源。

以草籽、树种和昆虫为食的绿翅短脚鹎、领雀嘴鹎、黄臀鹎3种典型的南方鸟种,在郭志宏拍摄的照片里频频现身。

近年来,随着对鸟类研究的深入,郭志宏等观鸟爱好者欣喜地看到,六盘山鸟类分布的新纪录不断被刷新,六盘山已经发现记录的鸟种,占全国已经发现记录的1400多种的21.6%。

■ 鸟哺六盘

禽择良木而栖。六盘山的鸟儿纵横天际,无处不在,每一座山、每一道沟,都有它们飞舞翱翔的身影。每一片林、每一棵树,都留下它们栖息的痕迹。

在六盘山67946公顷的土地上,鸟和草木两种数量庞大的物种,造就了绿色屏障,赋予生态体系灵动属性。六盘山用它那宽厚雄伟的身躯,呵护这万千精灵的同时,鸟儿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反哺着大山。

“过去高山上没有树,想造林也无法抵达。现在,高山上树木成林,大多是靠鸟传播。”王双贵说,以种子、果实为食物的鸟,随处播撒种子,成为造林队伍中的“飞播队伍”,拓展造林空间,以“见缝插针”的方式,让人迹罕至的地方变绿。

鸟在六盘山繁衍生息,维持生物链的同时,抑制着森林虫害。“六盘山的虫害以红腹叶蜂为主,害虫繁殖季节,大量幼虫损害啃食树叶,20世纪90年代,一天就能把一片林吃秃。”王双贵回忆。

“鸟的数量、种群多起来之后,林区虫害发生率降低了70%。”王双贵说,相关科考调查数据显示,在虫害较为严重的林区,为鸟修建的巢穴,各种山雀入住率达到79%,说明害虫成为鸟类的多样性食源之一。

山雀、喜鹊、燕子等都是灭虫高手,一只大山雀一天可捕食害虫200多条,一只喜鹊一年消灭松毛虫1.5万条,一只燕子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啄木鸟是“森林医生”,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10多亩森林不受害虫侵袭。

鼠害是森林一大祸患,而猫头鹰恰好是捕鼠健将,一只猫头鹰一个晚上可捕鼠3至4只。另外,鹫、乌鸦、猫头鹰等都有嗜食腐肉的习性,它们在消灭有病的动物和腐烂尸体的同时,消除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初到六盘山林区工作时,林子少,鸟儿也少,除了麻雀、喜鹊外,很少见到其他鸟。随着树林面积扩展得越来越大,鸟的种类也多了,随时都能碰到新鸟种。”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潭国有林场场长贾旭感慨道。

在六盘山,自然、人和鸟之间“互利互惠”,构成了大美生态。

■ 六盘护鸟

“现在鸟的活动轨迹,不但遍布自然保护区,还延伸到村庄、乡镇、县城。”郭志宏以亲身经历介绍,如今行走在路上,随时都能遇到三五成群的野鸡、山雀和不停吟唱的柳莺。

“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增强了。”郭志宏举例说,今年10月20日,有居民在街头发现一只落单的红腹锦鸡,报警后被送到六盘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如果在以前,怕早就逮住吃了。”

郭志宏等人购买玉米天天喂养,等红腹锦鸡恢复精神放生时,又有村民送来一只患病的鵟。郭志宏和救护站工作人员见这只鵟整天不进食,萎靡不振,就将牛肉剁碎,夹杂消炎药一起喂养,一周后其状况好转。

“自今年7月建成宁夏南部山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以来,已经救助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些常见动物。”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鸟类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栖息地保护和物种保护两个方面。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为鸟类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物种保护方面,护林员采取蹲点看守和巡查值守的方式,对辖区迁徙鸟类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和集群活动区进行野外巡护。

“一旦发现受伤、病弱、受困、迷途的鸟类,及时报告,确保鸟类得到及时救护。”保护区工作人员紧盯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针对造成红腹锦鸡等重点保护鸟类捕食难问题,及时组织15个国有林场开展野外投食救助。

对鸟类最好的保护,就是减少人为干扰。

为了给鸟类成长营造宽松安全环境,保护区开展“绿盾行动”“清风行动”“利剑行动”“打击整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

通过“人防+技防”有效结合,彻底清除林区非法猎捕工具,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通过打击非法挖药、挖野菜、采集野生植物及其种子、果实等行为,为鸟类生存提供充足“食粮”。

“每次见到鸟,听到鸟鸣,看到不同行为,都会倍感演化的神奇和生命之美。”生活在六盘山这一庞大的生态体系里,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琴瑟和鸣,共同造就大美六盘山。

六盘山是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物资源占全区动物资源总数的85%以上,是构筑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生态廊道。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刘志安表示,保护区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把六盘山打造成野生动物乐园。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