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宁夏频道>>宁夏要闻

文化大篷车:驶进地头走进心头

2022年09月05日09:27 | 来源:宁夏日报
小字号

9月3日,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文化大篷车来到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台以感恩奋进新征程,建设美丽新宁夏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从1984年至今,宁夏文化大篷车已更新至第五代。记者 王晓龙 摄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演出现场。记者 王刚 摄

院线电影《最美大篷车》签约仪式。记者 王刚 摄

文化大篷车把时代精神嵌入丰富多彩的节目中。记者 王晓龙 摄

长不足200米,宽不出10米,颇具年代感的墙绘夺人眼球……秋雨过后的银川,眼前的文艺巷,时光仿佛突然停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敛而沉默,这就是小巷散发出来的特有气质——表面的寂寥下,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夜幕降临时,沿着小巷一路向北,穿梭在昏暗的灯光里,总会遇到一段特殊的风景:100°小剧场,悄悄在小巷一隅蜕变,振翅,惊艳……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双眼追着光束,凝神在薄薄的幕布上,我们探寻文化大篷车涅槃重生的“密码”,追溯话剧这门艺术的精神力量。

永不谢幕——大篷车既是流动舞台,也是文艺创作中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

一种现象,一面旗帜。“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话剧。”这是文化大篷车的格言。

从1984年至今,宁夏文化大篷车已行驶百万公里,演出2万余场次,观众达2000万人次,演遍了全区100%的乡(镇)和大学、中专、中学。

一辆车、一群人、一台戏……38年前,宁夏话剧团将拉演员和道具的“老解放”改装成流动演出的大篷车,让话剧这门传统艺术走入千家万户。翻开那些记录着历史的老照片,文化大篷车的“身影”历经38个年头依旧清晰。

上世纪80年代初,话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观众锐减、市场凋敝。1983年,宁夏话剧团一年才演了8场戏。那一年,王志洪“临危受命”,接任宁夏话剧团团长。

一年后,急于摆脱困境的王志洪筹集6万元,打造了一台被他视为“救命稻草”的话剧《但愿人长久》。彩排前,剧团向社会免费赠送了1080张戏票,可彩排当天台下仅坐着2个人。

更让剧团始料未及的是,第一次下乡正式演出,台下嘘声一片。原因何在?“演得太虚了,要是能演演咱农民那就好喽。”老农的一席话让王志洪茅塞顿开,他意识到,话剧受到这样的“礼遇”是因为和群众的需求脱节。

“必须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在文艺创作的实践中,王志洪带着剧团的演员们,逐步探索“先形成剧本故事,接着给农民讲故事,得到农民认可后,再生产剧本,排练中再请农民来审查”特有的话剧创作模式。

《庄稼汉》是王志洪创作的第一部农村题材的话剧,在接受了40多位农民评委的评审并得到认可后,打响了农村题材话剧演出“头一炮”。

剧本让农民满意了,演出场地怎么办?演员们集思广益,决定把一辆旧的大卡车改装一下,又拉演员又拉家当,还能当流动舞台。从此,一辆全国首创的文化大篷车开始奔驰在乡间田野上。

在送戏下乡过程中,从零下21摄氏度演到零上35摄氏度,从穿皮大衣演到穿短裤。数九寒天,演员们把太阳地背风处让给观众。盛夏酷暑,演员们把荫凉地留给观众……

38年来,文化大篷车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不禁要问:大篷车从坚守到“突围”,从“突围”到创新,支撑文艺工作者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赢回观众”。

在同心县罗山的一次演出中,演出结束已至中午,大篷车准备离开时,忽然来了120多个扛着板凳的小学生。王志洪问:“你们怎么才来啊?”“俺家到乡上不通车,俺们早晨6点多就出发了,走了5个多小时山路才过来的。”看着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一个个小脸蛋冻得通红,演员们感动不已。尽管已是精疲力尽,但他们依然把舞台重新搭起来,专门为孩子们加演了一场《金色的鱼钩》。

文化大篷车驶进田间地头,也就走到了群众的心头。在一次下乡演出途中,大篷车夜遇塌方,村民们自发前来,拿起手电筒为剧团照亮前行的道路。“所有掌声,不如这带来前进动力的温暖之光。”王志洪说,去山区演出,看着台下的观众站在风雪中痴迷地看戏,一站就是1个多小时,就知道了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在群众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宁夏话剧团不断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王志洪说,深入生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下马看花”,只有永远同人民群众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近年来,宁夏为大篷车注入新时代思想内涵,组织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排戏曲、话剧、杂技、舞蹈等各门类剧(节)目,组建多支演出小分队分赴全区各地演出,实现了全区22个县(区)全覆盖。

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从把握宣传重点、建好作品库、加强审核把关、推动示范演出、建强人才队伍、落实政策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办法、规定、规章,解决打通基层理论宣讲宣传“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文化大篷车不仅是一个“流动的舞台”,更要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播种机”、群众文艺工作“轻骑兵”的作用。

从《庄稼汉》至今,81岁的王志洪已经写了70多万字剧本。“我们的戏是从黄河岸边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大篷车带着我们的戏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它既是一个流动舞台,也是文艺创作中‘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王志洪说。

如今,大篷车已经更新至第五代。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全洲说:“不管大篷车行驶到哪里,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文艺创作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一往无前,宁夏话剧就能永远充满活力”。

培根铸魂:镀亮新时代文化大篷车“金字招牌”

如今,进入新时代的“宁夏大篷车”,既面临着新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如何进一步打造“大篷车”文化品牌?如何激发文艺创作创新活力?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在大篷车的引领下,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从小小的剧场走向更为宽广的广场,从喧闹的都市走向宁静的山村,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更是观念的转变。“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是要努力创作生产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蒋全洲说。

作为文化大篷车节目的主体演出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排了一批符合时代气息的节目,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剧院负责人陈丽云说,我们将不断探索节目的实效性,让更多的艺术形式深入农村,把优秀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精品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人心、一丝不苟。

“作为基层演艺团体,我们要锻造一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队伍,不仅需要来自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更要加强自身建设,才能让大篷车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海原县花儿艺术演艺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单海霞说。

宁夏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俞海涛认为,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活动虽然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品创作数量、质量有待提升,宣传时效尚需加强。“结对子、种文化”的开展方式还需深入研究,对基层地区文艺人才培养帮带的成效还需进一步提升。

“我们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要冷静地去分析、利用文化资源,要把现代时尚元素注入传统文化当中,不断强化文化品牌的引领性和支撑力,进一步镀亮新时代文化大篷车的‘金字招牌’”俞海涛说。

在移动大篷车行进的同时,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还打造了固定的文化大篷车,在银川“100°小剧场”里,文艺工作者自创自排的儿童剧广受欢迎,他们录制儿童剧教育的“空中课堂”,普及话剧知识,培养潜在观众。

“作为宁夏文艺战线的一个品牌,大篷车永远在路上,这种坚守艺术理想、笃定恒心、锲而不舍、默默耕耘的精神也将永不谢幕。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既是文化大篷车的继承者,也要做未来的开拓者。”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副院长李瀚林说。

文化强区:努力打造强势文化品牌,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文化强区怎么强?我们在大篷车的车厢里,找到这样一种共识:努力打造强势文化品牌,让宁夏厚重的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宝贵的文化资源财富真正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实现宁夏由文化资源富集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

这辆永不谢幕的大篷车,辗转宁夏乡间步履不停,在岁月的沉淀中始终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人民日报曾4次头版头条宣传报道大篷车精神,中央电视台以大篷车送戏下乡的故事为创作内容,拍摄的公益广告《为了谁》在央视16个频道滚动播放。

“文化强区要想落地,除了在物质层面加强建设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传统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一般地走进人心,在精神层面加强传承与渗透,从而让传统文化能够落地见实效。”李瀚林说。

如今,文化大篷车已经不仅仅是宁夏话剧团送戏下乡的缩影,早已成为宁夏文艺战线深入基层、服务人民、讴歌时代的一种责任担当,成为宁夏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内生动力。

宁夏演艺集团负责人沈自龙说,大篷车文化品牌的树立就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也是文化发展进入优势阶段、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征程中,我们就是要以大篷车为引领,创造更多的文化品牌,以此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强区建设赋能,这不仅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记者 王刚)

(责编:阎梦婕、贾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