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先行区建设 | 宁夏隆德:资源转化动能 山绿民富共赢
隆德县航拍。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渝河边上,六盘山下,隆德县以山水为表,文化为里,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不断优化县域生态环境,将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能。
今年以来,隆德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统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隆德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6.5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023元和4033元,同比增长12.5%和14.0%。
发挥山林资源优势 延长绿色产业链
隆德县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投资514万元实施清流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1至6月份,渝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围绕六盘山外围土石山区和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和北象山山体修复,完成造林3.8万亩,栽植苗木598万株,“三山两河一湖”的自然生态景观更加靓丽。
隆德县素有“高原绿岛,天然药库”美称,是六盘山区中药材主产区,境内分布主要药用植物600多种。2007年,隆德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三大产业之一发展,各项政策倾斜,激发了农户的种药积极性。
2020年6月,隆德县招商引进宁夏金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六盘山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企业投资5200万元,建设中药材加工(破壳)生产线、活性炭生产线及杏仁脱皮脱苦生产线,当年9月份建成投产。该企业充分利用山林资源优势,有效延长了绿色产业链。企业依托固原市163万亩山杏、山桃林木资源,建设中药材加工和活性炭生产线,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每年收购加工固原市域内25万亩山杏、山桃果核,其中隆德县13万亩,丰富和延长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链,提升了林业产出率,为实现“山绿”与“民富”共赢发展开创了路径。
“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活性炭品质,企业投资400多万元新增建设载体活性炭生产线,建成后用于药品食品生产,将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负责人说,“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负责山杏、山桃等经济林的种植管理、果实采摘,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形成了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农户通过采摘销售山杏、山桃果核,每年可获得一定收入。”
聚力资源整合 推进“四权”改革全面发力
隆德县把“四权”改革作为推进先行区建设的关键举措,制定全县“四权”改革推进方案,将改革任务逐项分解,清单化落实到月、到人、到单位。
聚焦“节水增效”抓用水权改革。完成全县用水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工农业水资源使用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智能计量收费系统、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在沙塘建设用水权改革综合管理平台,积极创建渝河川道区农业用水、工业园区工业用水两个全区改革试点样板。
聚焦“盘活增值”抓土地权改革。完成2.2万户农村宅基地“两权合一”确权颁证。依托国有土地挂牌出让平台,积极创建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示范县,加快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及出让工作,争取完成全区第一批次土地入市交易。
聚焦“降污增益”抓排污权改革。推进33个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的清理整顿,实现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全县共核发简化管理13家,登记管理90家。积极调度各相关部门提供行业污染物消耗量、排放量、处理量、使用量等资料清单,全力配合市级核算排放总量。
聚焦“植绿增绿”抓山林权改革。全面完成36.3万亩集体林地、31.7万亩国有林地确权颁证,推进十八里村、联财村两个山林权改革试点建设,开展林业资源价值评估和碳汇林计量与监测两项试点,正在聘请第三方编制相关规划。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隆德变了,这个如今人称“西海固的江南小镇”正发生着幸福“蝶变”。(实习生 马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