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头顶蓝天,远眺贺兰山,近赏典农河水……漫步银川,让回到家乡的青年王成感慨:“我们的家乡真美!”
这样的景象源于宁夏奋力攻坚治理环境的成果。
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宁夏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领美丽新宁夏建设,紧扣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本目标,加快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清水绿岸。
攻坚克难 持续发力
今年,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平罗分局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厂区环境“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及道路常态化保洁等集中整治工作,292家企业已开展规范化整治工作,新增绿化面积约29万平方米,栽种各类绿植12万余株,清理厂区建筑垃圾7964吨;146家企业对温控、中控、监控室进行改造修整,新建全封闭储料仓8.7万平方米……
平罗对企业进行的规范化治理仅是宁夏实施环境治理的缩影。
当前,宁夏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大气、水体、土壤的部分区域和领域,抓重点、攻难点、解焦点,带动生态环境全面好转,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圈定的重要治理任务。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攻坚克难,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全区6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实现下降;2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0%,黄河干流出境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81.8%;22条主要排水沟入黄口水质保持在Ⅳ类及以上。
针对今年春季沙尘频发、夏季高温持续的现状,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小流域和重点河湖综合治理,实施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和修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宁夏农业全面绿色转型。
守好生命线 建设先行区
初秋,泾源县六盘山镇的三关口,碧波清流映衬着满山深深浅浅的绿意。
殊不知,这里曾是采石企业野蛮开采纷纷逐利的矿区。
“经过这几年持续不断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水泥厂搬走了,采矿也停了,山上栽了不少树,浑浊的河水也变清澈了。”回想往昔,当地村民无不感慨村里的变化大。
“守好生命线、建设先行区”,既是生态建设的美丽画卷,又是百姓期盼的幸福图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夏生态环境系统持续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群众”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经调查,目前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空气质量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围绕群众关心关切,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对重点区域、时段、领域、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治污工程。
随着一项项生态治理修复工程项目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持续加强“四乱”问题清理整治,1193亩污染水域面积得到清理。清理整治黄河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39个,腾退黄河岸线3.7公里。
贺兰山自然生态本底逐渐恢复,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提升,罗山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点位整治基本完成。实施“三山”生态修复项目42个,完成治理修复面积23.7万公顷。
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5.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5%,湿地保护率达55%,12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宁夏在黄河流域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污染治理方面基础薄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存在许多短板与不足,‘十四五’期间宁夏将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说。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宁夏将对标黄河干流水质保持Ⅱ类进Ⅱ类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标,环境优美实现大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转变、持续向好。
今年,宁夏印发《关于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区生态环境系统重点突破的7大类22项任务,力争污染防治、环境监管、体制创新等重点领域在黄河九省区达到先进水平;出台《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构建生态环境“1+N”规划体系;全面启动排污权改革,对排污单位排污权进行校核确权,对可交易排污权进行核定;完成对五个地级市及宁东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实现了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实施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不断健全。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宁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