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兴庆区努力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记者 丁建峰

2021年06月17日08:16  来源:宁夏日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月16日,在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教育集团通南校区的劳动教育课堂上,三年级的学生们围在校园里的一块瓜田前,听指导老师讲解西瓜的种植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劳动实践。

不远处的菜地里,另一拨学生在收割韭菜。

操场边,老师带着学生为树木修剪枝条,并讲解如何为果树嫁接……

通南校区在校园内专门给学生提供田地,结合学校“文化节气”项目式学习,因地制宜分级分类开发了多套“小农夫”农事劳动教育课程,把劳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劳动中亲近大自然,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注意力都很专注,也越来越热爱劳动了。”该校负责人介绍。

在银川市第四中学的“开心农场”,全校学生都参与到农作物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等劳动中,记录并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学校将劳动课与科学等学科有效融合,让学生体会劳动快乐的同时,探索植物生长奥妙。

兴庆区将劳动教育作为沟通“五育”并举的桥梁,构建以“家园、校园、田园、社园”为主的“四园”劳动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载体。目前,已有29所学校建成小菜园、果园等各具特色的农耕劳动体验基地,30间劳动实践工坊,一所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形成了七大类别、46门劳动教育课程。

“田园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简单的农田劳作,要通过劳动让学生们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培养学生获得持续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兴庆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充分激发学生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激情,全力推动劳动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兴庆区针对“有教育但缺少劳动教育,有课程但缺少劳动教育课程,有劳动教育课程但不系统”等问题,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根据学校自身文化特色等实际情况,建构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校园作为学生劳动实践的主阵地。

目前,兴庆区回民二小、银川市十五中学等8所信息技术标杆校,构建了“信息技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3D设计与打印、DIY创客室、云厨房、VR科学探索、人工智能编程、电工、木工、水管工、钉板等十余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劳动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孩子参与劳动体验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兴庆区回民二小负责人介绍。

为让学生做好居家劳动,兴庆区各学校充分挖掘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资源,制定家务劳动清单,各中小学已形成家庭劳动课程二十余门。

“以前孩子不愿干,不会干,现在眼里有家务活了,也知道体谅父母的辛劳了。”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通过劳动教育,孩子们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感!”采访中,多位教育专家认为,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弘扬优良家风,使敬老、孝亲、爱幼等优秀品质在学生身上悄然生长。

“兴庆区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品牌,计划到2025年,创建自治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基地10所,自治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0所,形成6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基本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兴庆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责编:阎梦婕、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