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从前沙里种树 如今沙里淘金

2021年06月12日08:37  来源:宁夏日报
 

   6月1日6时30分,张学云比平时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昨天夜里刮大风,我惦记这些树。”张学云一边修剪树枝,一边查看路旁的绿化带里是否有被刮倒的树。

   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8年,从1993年种下第一棵树至今,张学云种下的树已超过百万棵。“这是‘小姑娘’杨柴、‘大姑娘’花棒、‘铁汉子’柠条,它们的抗旱防沙能力都特别强,这片绿洲全靠它们了。”张学云把自然保护区的63万亩人工林的每棵树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8万亩,地处银川市黄河以东毛乌素沙漠边缘。多年前,这里生活的人每天都“披沙戴土”,而让这里发生巨变的离不开“治沙英雄”王有德。

   28年前,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王有德带领大家一起种树的情形,张学云至今记得。“王有德把自家的房子、亲戚的房子,总共十几套房抵押给银行,贷款80多万元为职工建了房子。”张学云说,王有德的举动让职工们看到了希望。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个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道尽了沙漠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楚。

   沙漠变绿洲,治沙技术是关键。沙漠里没有路,王有德就带着工人用石子铺路,再沿着路向四周扎草方格、种树。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大家就背着麦草、树苗进入沙区。白天,顶着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帐篷里。王有德改变过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被动治沙模式,啥时候下雨就啥时候造林,并注重灌草结合、树种间合理搭配,沙丘丘顶撒播草籽,迎风坡、丘间低地种耐旱灌木,在年降雨量160毫米左右情况下,当年成活率达到75%以上。

   “没治理前的沙漠距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只有5公里,区域内分布有10多条水蚀冲沟,黄沙沿沟进入黄河抬高河床,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危害较大。”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

   几十年过去,沙漠绿了,职工富了。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职工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沙博物馆里,一个滚动的大屏幕上有不同的面孔交替出现。“这个大屏幕上的人都是自然保护区职工,都参与过治沙行动,每个人都种下了数不清的树,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长眠在这片沙漠中。”张学云说。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东侧,有一块上万亩的沙漠绿洲,绿树成荫。很难想象,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小沙坑纵横、戈壁沙滩广布的“不毛之地”。退休后,王有德依然情系防沙治沙事业,他发起成立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开始了“二次创业”。

   几十年防沙治沙,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职工通过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在北沙窝和大泉沙漠引水治沙造田,开发土地7000亩种植经果林和苗圃,定植果树和栽植防护林木23万株,解决就业160多人,2020年职工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从以前沙里种树到如今沙里淘金,自然保护区实现了治好沙、管好沙、用好沙的“沙产业”雏形,通过“造血”创立3个造林绿化公司,带动职工增收,走上了多种经营反哺治沙的良性循环轨道。

(责编:赵茉钰、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