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镇集市:乡村大集的时代变迁

2021年05月03日08:31  来源:宁夏日报
 

4月20日早晨7时多,43岁的杨学贵驾驶厢式货车赶往乡上的集市,车里装着半车新鲜蔬菜,他心里盘算着今天能卖个好价钱。

来到李旺镇集市,杨学贵占好摊位,摆好各种蔬菜,耐心等待赶集的乡亲光顾。

当天是农历三月初九,也是海原县李旺镇传统的“三六九大集日”。9时左右,集市开市,杨学贵的吆喝叫卖声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市场喧嚣中。热闹的集市上,时令商品琳琅满目。

李旺镇李旺村村民杨学贵,是个标准的“赶集人”。

农历每月初一、初四、初七,杨学贵都连夜驾车到银川批发蔬菜,次日到“二五八”开市的七营镇赶集,第三天再到李旺镇集市。杨学贵说,过去的22年里,他都是这样忙忙碌碌过来的。

杨学贵回忆,20年前,他卖的蔬菜主要是以甘蓝、韭菜、蒜苗等本地常见菜为主,“现在集市上各种蘑菇、西兰花、苦菊、油麦菜、生菜、茼蒿等南北方的菜都有。”

相比年轻的杨学贵,60岁的虎志红则对乡村集市的感触更深一些。

上世纪80年代,虎志红就开始赶集卖货。每逢农历二、五、八,早上摸黑坐乡亲的拖拉机去七营集市摆摊。“背个蛇皮袋子在七营、李旺来回赶,卖过布、鞋袜、水果、零食,赶一次集能卖几十块钱。”

“再要些肉吗?”

“不了不了,吃点菜就行了。”

4月20日早上,马志俊在李旺镇集市买菜,旁边摊主热情地招呼。

“肉吃多得了高血压,不能再吃了。”当天,马志俊骑着三轮电动车从2公里外来赶集,买了些青菜。马志俊介绍,他年轻的时候集市只有土豆、萝卜,也没有现成的服装,得买白布和颜料,回家染成蓝色、黑色,再做成衣服穿。

滴!微信收款25元。

一位顾客购买了辣椒面和调料后,通过微信向摊主买正新付了款。

“我在这跟集40多年,变化真是太大了!”买正新说,那时候10天才有一次集,买卖双方都像盼着过节一样。有集那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了,特别热闹。

“那时很多人没有钱,就背着自产的粮食、鸡蛋,到集市上换些农具、布等生活必需品,偶尔也吃个零食。其实也没什么零食,就是用小麦、麻子粉碎后炒成面粉,就算零食了。”买正新说。

海原县关庄乡宋庄村位于甘肃、宁夏交界处的深山里。4月19日,农历三月初八,正逢关庄乡集市开集。

宋庄村村民杨宝利一大早开着小车翻山越岭赶到集市。他取了快递,又为孩子买了牛奶、玩具等便回家了,来回用了不到2个小时。

“小时候跟着大人赶一次集,那是痛并快乐着的记忆。”杨宝利说,村里离乡上12公里,成年人走路都得2个多小时,小孩去一趟得走好几个小时,大人都不爱带小孩去。

硬化的集市路面、整齐的摊位柜台、鲜艳的帐篷、负责的专职保洁员,如今乡村集市早已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商品没几样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集市也没有了昔日的繁荣。

买正新等跟集“专业户”们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就近大量人口的移民搬迁,集市客流量直线下降,再一个是年轻人普遍外出打工,第三是交通方便了,各村基本上都有小卖部、粮油店、菜铺子、超市,不出村子就能买到东西。”

从以物换物到电子支付,从硬件设施到观念转变,买正新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时代巨变的必然趋势。集市虽然不复往日繁华,但却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服务于当地群众。那就是在国家大力推广下,逐步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行业,使传统的赶集不再成为老百姓长途跋涉去购物的唯一途径,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快捷。(记者 王文革)

(责编:梁宏鑫、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