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引领移民致富

记者 王婧雅

2021年04月30日08:54  来源:宁夏日报
 

“立兰酒庄位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核心地带……”4月25日下午,在宁夏立兰酒庄接待大厅,身着白色衬衣、外搭藏蓝色马甲的刘莉一边领着宾客参观酒庄,一边向大家介绍关于葡萄酒的知识。

今年39岁的刘莉是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大麦沟村人,山大沟深、极度缺水,是她对老家最深的印象。

结婚生子后,除了照顾两个孩子以外,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天吃饭的两亩薄地。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走出大山的愿望在刘莉心中一天天强烈起来:“那时候,我总在想,我们这一代人半辈子体验着山区生活的艰辛,但孩子们总不能也这样吧。”

国家生态移民政策给了她梦想成真的机会。2013年8月,刘莉和大麦沟村的100多人一起搬迁到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政府不仅给每户移民统一盖了两间宽敞明亮的水泥房,还全部通上了自来水。在饱受缺水之苦的刘莉听来,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的流淌声,就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我们安家的问题有政府帮助解决了,但生活还得靠自己。”刘莉不怕吃苦,搬迁初期,她搞过绿化、挖过洋葱、干过家政、当过厨师,还在建筑工地打扫过卫生……“吃苦受累都不怕,但外出打工就意味着孩子无人照料,就想着能去家门口的葡萄基地试试看,打工的同时可以把孩子们也照顾上。”

刘莉所说的葡萄基地,是原隆村采取“支部牵头+企业运营+农户种植”模式引进的葡萄酒生产龙头企业之一。2011年,宁夏立兰酒庄通过永宁县招商引资来到闽宁镇。

当地的扶贫产业发展,让作为移民媳妇的刘莉,第一次燃起了干事业的想法。由于文凭低,刘莉起初只在流水线上从事简单的工作,但她勤奋好学又认真负责。很快,她便掌握了葡萄酒种植酿造的全部工艺流程。在领导的鼓励下,她开始大胆学习酿造技术。大到除梗、入罐、发酵,小到添加酵母、糖比观测,百余项的操作过程,刘莉从最基础开始一点点学习,一天天进步。

如今,她已从一名普通的锄草工,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的生产主管,手下管着十几号员工,每个月拿着5000多元的工资。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这片土地和酒庄,就没有今天的我!”刘莉感叹地说,生态移民改变的不仅是她一人。

原隆村是宁夏西海固边远干旱地区的移民组合村,立兰酒庄自成立以来,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坚持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租用流转村民土地2400亩,每年向移民村支付约180万元到230万元,保障了当地移民的基本生活。同时,酒庄长期用工52名,其中44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的临时用工也都来自移民村,每年临时用工工资支出约400万元至450万元。

从葡萄的破碎、压榨到发酵、装瓶,移民们掌握了酿酒技术,留守妇女成长为酒庄主管、带货主播,过往的生活与如今有了天壤之别。走在闽宁镇脱贫致富的大道上,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正告别昔日灰头土脸的面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责编:阎梦婕、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