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的上空,飘着“九朵云”:云搭建、云课程、云管理、云学习、云教研、云修身、云养性、云评价、云表达。在这里,“云”已融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3月30日,在AI中心的虚拟现实教学区,同学们正借助增强现实技术,“穿越”到了1.6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探索关于恐龙的科学知识;在智能教学区中,老师们的课堂语音和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实时记录、存储,并在线进行AI分析,通过课堂教学数据分析和学校的听评课专家两方面的数据,为教师教学进行诊断,以此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这仅仅是兴庆区“互联网+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
兴庆区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子,近两年来,多方筹措资金1.5亿元,支持“互联网+教育”基础建设,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探索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互联网+”覆盖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开发创新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兴庆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少龙介绍,通过“互联网+教育”创新素养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学习模式、评价标准改革,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走进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教学南楼,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多媒体学习“矩阵”:依靠“互联网+”,该校建设了涵盖安全教育、传统文化视听、宁夏历史文化等十大主题的泛在学习区,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视听设备,可以非常方便地学习课外知识,为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提供支撑。
在银川市第十五中学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创雅课程”基地——智能创客探究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软硬件设施完善,拥有人工智能、创意造物、虚拟现实、3D打印等融合创新实验室,按照灵活、智慧、可重组的原则进行空间规划布局,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素养。“智能创客探究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扩展了师生交流的广度。”该校多位教师表示。
“借‘互联’开创智慧教育,融‘慧心’谱写教育未来。”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党总支书记马晓农说,该校依托“互联网+”,新开设的智学、智创、智造类特色综合实践课程及社团课程使学校“五位一体”智慧儒雅课程体系的构架得以完善。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学校七八年级1740多名学生通过网上选课、混龄走班上课的形式参与到54门创新素养教育社团课程中,实现了教师智慧地“教”和学生智慧地“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左手对接传统,右手连接未来。兴庆区通过“互联网+教育”,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网上观课”、远程“同课异构”、远程“交互评课”,以“优质校带薄弱校”“骨干教师带普通教师”的网络带动模式,形成优质师资队伍互联互通新格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互联网+教育’框架下全新的课堂学习和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孩子探究的欲望,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让孩子更善于学习。”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兴庆区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在“一师一优课”网络课程评选中,兴庆区部级优课连续4年位居宁夏首位。
“2021年兴庆区将建设‘教育创新E学院’,通过‘培训—实操—课堂’落地教师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打造聚集优质教育资源高地,促进区域内教育高质量发展。” 兴庆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少龙表示。
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19日至2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深化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总计签约成果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图为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会场外景。记者 刘 峰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