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

2020年08月02日07:57  来源:宁夏日报
 

寻觅宁夏历史,随处可见斑斓、凝重的文化印痕。

扎根于这方文化沃土,近年来,宁夏一路踏歌而行,公共文化服务趋于完善,非遗传承与保护热潮涌动,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文化在便民、乐民、育民、富民的自觉行动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不断刷新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公共文化:为百姓幸福“加码”

对弈中落棋快速、精准,招招制胜,每一步都很灵活,可进可退,不时有村民上前指点一二……每天傍晚时分,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热闹起来。和着欢快的音乐,一群农村妇女翩翩起舞,广场另一端,孩子们在球场上打篮球。图书阅览室里,村民们认真查阅养殖知识。

“以前我们没有文化娱乐场所,村民农闲季节就是打打扑克,还有的聚众打麻将,现在一切变了样,这里已经成为大家健身娱乐、学习交流的好去处。”玉池村党支部书记姚建伟说。

近年来,我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图书(电子)阅览室、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影视器材和一套体育健身设施。截至目前,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达标、全覆盖,打通了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是群众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养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是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全达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目前,我区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每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举办,每年惠及观众300多万人次,全区公共文化场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向公众免费开放,年服务群众在150万人次以上。

文艺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文化服务中心有了,“送戏下乡”机制有了,但还需好的文艺作品。宁夏大力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让戏剧离百姓更近。2019年,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排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演艺。

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实开展文艺创作蔚然成风,让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2019年,我区推出了广播剧《闽宁镇》、电视纪录片《守望家风》《萧关内外》等文艺精品,《闽宁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七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特别奖。季栋梁的长篇小说《锦绣记》入选“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根据作家石舒清小说《表弟》改编的电影《红花绿叶》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印度电影节银麻雀奖。根据作家漠月短篇小说《放羊的女人》改编的电影《白云之下》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2019年全区广场舞大赛暨集中展演,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示范活动,宁夏成为全国6个示范点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省区。

“我们要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石舒清说,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坚守匠心,坚定信心,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里的好作品,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保护传承:推动文化遗产“亮”起来

2017年10月11日,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表决通过,宁夏引黄古灌区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宁夏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宁夏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上遗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如何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指尖婉转间,剪出对黄河的情感,层层滑落的沙画,流淌着与黄河相关的记忆。2020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现场,当黄河和非遗两种元素相遇后,宁夏非遗人迸发的各种奇思妙想,既表达了对黄河的深厚情感,又展示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互交融。

通过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展示等活动,我区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让文化遗产展现新形象,推动文化遗产“亮”起来。姚河塬遗址、大麦地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全区革命文物名录,盐池县、泾源县等6个县市区被中宣部等四部委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固原砖雕入选全国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宁夏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文物展等5个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百项主题展览项目。

此外,我区还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走出去。联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乐万家”系列活动,推出非遗传统节日活动315项。

(责编:高嘉蔚、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