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特色產業為移民安置區拭亮發展底色

2021年09月26日09:02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產業發展是深入推進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之根本,是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根基,關系著移民安置區的長遠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區各地深入推進“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將加大移民安置區產業扶持力度放在重要位置,實行“一區一策、一區一業、一區一特”等舉措,壯大安置區特色種養業、創新安置區產業發展平台等,部分安置區現代農業、文化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取得了可喜成效。

原州區: 產業打造富民路

時下,正值遲菜心上市之際,在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圓德村的蔬菜基地裡,工人們三五成群,忙著收割、打包、轉運,農用車穿梭於田間地頭,一派火熱的勞動場景。

“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已連續干了4個多月。”圓德村村民海燕邊說邊手腳麻利地鏟著菜。

海燕是原州區“十二五”移民。她從開城鎮偏僻的大山裡搬遷到交通便捷的頭營鎮,和丈夫楊志付齊心協力,通過打工、種植、養殖,過上了小康生活。

“村子周邊有好幾個蔬菜基地,工業園區距家三四公裡,打工機會多,隻要人勤快肯干,就能賺到錢。”海燕笑著說:“作為農民,我們不怕忙、不怕累,就擔心沒活干、沒有收入。”

圓德村作為原州區縣內移民安置點,移民來自炭山、寨科、河川、頭營、開城、張易、三營7個鄉鎮,共528戶2347人。生態移民每戶配套一棟蔬菜大棚,勞務移民每戶建臨街商住樓。

這兩年,有企業看中圓德村豐富的勞動力和便利條件,在附近流轉土地,採用現代物聯技術和水肥一體灌溉技術,建成冷涼蔬菜基地,讓海燕等移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

“移民安置區依托蔬菜大棚、商貿市場、工業園區,發展溫棚蔬菜種植、集鎮經濟、培育勞務產業,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移民增收。”原州區鄉村振興局局長馮曉明介紹。

原州區圍繞解決好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件事,積極開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動,按照“一村一策”和“一村多業”,於7月因地制宜制定移民致富提升行動方案,打造示范村。

在頭營鎮福馬社區,當地政府根據搬遷群眾養牛習慣、“人地分離”、遷出區土地多的實際情況,實施到戶產業項目補貼,新建1500噸飼草配送中心,修建集中養殖區,購置行走式打包機,將遷出地作為飼草種植基地,支持移民發展養殖業。

“配套打包機、青貯池后,補齊了移民發展養牛缺少草料的短板,解決了飼料貯存、運輸難題。”福馬社區負責人馬玉忠介紹,子女全部成家立業后,他在養殖區喂牛,妻子操持家務、打理菜園,兩人的生活過得充實而幸福。

有了惠民政策的支持,村民馬蘭英在村裡的幫扶車間干活,丈夫鮮旭東在家喂牛,兩人今年預計收入10萬元。

原州區統籌涉農資金,根據已確定的種養業發展產業政策,給予移民群眾差異化幫扶﹔在條件適宜區建設就業幫扶車間,鞏固深化“經營主體+村集體+移民”等模式,讓搬遷群眾共享產業發展紅利。與此同時,建立移民群眾就業信息台賬,對符合條件的移民提供“點對點”就業服務。並根據移民就業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現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至少有1人穩崗就業。

按照示范村建設方案,原州區還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條件的搬遷群眾,按規定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加大對“三類人員”的幫扶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對低收入人口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照料服務。

“通過對移民村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精准落實就業幫扶、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改善優化人居環境、健全完善保障體系,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馮曉明說。(記者 剡文鑫 文/圖)

<p></p></p>

移民在家門口蔬菜基地務工。

大武口區星海鎮: 賀蘭山下鱘魚肥

約5米高的池子清澈見底,一個身長2米多、周身灰褐的大魚從池子的對角線游了過來,靠著池塘邊緩慢行進。

隨著大魚的靠近,它的面貌逐漸清晰:尖頭長吻呈三角狀,紡錘形的身體擺動幅度不大,口邊吻須隨著水流上下浮動。

為了在近處拍攝大魚的全貌,記者蹲在池邊,讓鏡頭隨著它一起移動。不料它突然上浮,在水面側翻了一下,又繼續下潛,拍出的水花濺到了池外。

“這是養了10年的鱘魚,體重在100公斤以上,再有1年多就可以產卵了。”看到大吃一驚的記者,石嘴山市富慧翔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孟憲富笑著說:“這麼大的魚,這裡有十幾條。”

孟憲富說,鱘魚生長12年就可以產卵,預計明年第一批成魚可產卵1噸左右。“鱘魚的魚子醬國內售價每公斤1萬元至1.5萬元,出口價每公斤3萬元到5萬元,純利潤達到50%左右。”

走進富慧翔鱘魚魚子醬加工產銷基地,58個標准化養殖魚池按生長周期長短投放、養殖鱘魚。養殖5個月左右的小鱘魚體長約20厘米,在池子裡成群游弋。10年的大鱘魚一個池子裡有三四條,緩慢地在水底“遛彎”。

“大魚是用B超從小魚裡篩選出來的雌魚,無論品相還是基因都是佼佼者。它們最大能長到4米長、500公斤重。給大魚換池子的時候,得放干池水,四五個人用擔架抬,才能抬得動。”富慧翔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余暢表示,鱘魚養殖是個“慢工出好活”的產業,“經過連年篩選,基地的鱘魚數量已經超過20萬尾。”

孟憲富是山東人,他的兄弟開辦鱘魚養殖場,積累了成熟的養殖經驗。這兩年,大武口區星海鎮棗香村發展鄉村旅游,孟憲富實地考察后,2019年5月投資建設養殖項目。

“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水產養殖棚、高位蓄水池、循環沉澱池、垂釣池、魚子醬加工車間漁家樂大院、標准化牛羊養殖棚、果蔬日光大棚等。”孟憲富說,項目建成后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十分顯著。生態方面,項目區內絕大部分為鹽鹼地,不具備耕種價值,經過開發與建設,對其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改善,建成后呈現出環境優美、林木繁盛、瓜果飄香的美麗鄉村。社會效益方面,項目在建設期內每年季節性用工40人,建成后聘用長期合同工30人,實現農民增收。

“我們豐富鄉村旅游產品,優化鄉村旅游環境,促進鄉村旅游向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實現以旅助農、以農興旅、農旅結合、城鄉互動。”9月13日,星海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星海鎮推出了一批促進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業等多業態深度融合的項目,以期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

“結合棗香村十四支渠600多棵近百年樹齡的沙棗樹、四合院組設施溫棚園區、鱘魚養殖等現有資源,我們打造的集休閑觀光、採摘、垂釣、鄉村旅游為一體的高標准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區已見雛形。”該負責人說。(記者 朱立楊 文/圖)

<p></p></p>

鱘魚據生長周期被投放在不同的養殖池內。

<p></p></p>

余暢查看鱘魚長勢。

賀蘭縣隆源村: 小辣椒“鼓”起錢袋子

走進賀蘭縣南梁台子農場隆源村,一排排紅磚白牆的房子錯落有致,一條條柏油馬路干淨通暢。很難想象,2018年這個村還沒有電、沒有水、沒有路,僅僅3年時間,隆源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6月以來,隆源村的線椒種植基地每天都熱鬧非凡,大貨車、小型貨車、農用三輪車穿梭往來。村民們忙著將剛從地裡摘來的新鮮辣椒分揀、秤重,田間地頭充滿了村民的歡聲笑語。

村民魏萍是從海原縣搬遷到隆源村的移民,家裡有4口人。為了能給家裡增加點收入,她和丈夫兩人同時與寧夏綠香村發展有限公司簽了務工合同。

“我和丈夫每天都在基地干活,一天下來,倆人能掙290元錢,辣椒採摘大概要到10月才結束。”9月13日,魏萍告訴記者,今年她家的年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

隆源村是“十二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自寧南山區部分鄉鎮的移民村,共有耕地2948畝,全部為沙質土壤。剛搬來時,由於地力差、沒技術,農作物種植收成不樂觀,農民畝均收入不足300元,使得隆源村成為貧困村。為了解決村民的增收問題,2017年,隆源村引進寧夏綠香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種植、收購、銷售等一體化服務。該村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讓農民就地就近就業,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還實現了由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脫貧的轉變。

“線椒一畝產量可達1萬斤,主要外銷到東南沿海地區,都是以訂單形式種植生產。”寧夏綠香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魏新民告訴記者,2020年對外銷售辣椒1780噸。

“土地流轉后,解放了當地老百姓的勞動力,他們可以外出務工,也可以就近在基地干活。”隆源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振雄表示,土地流轉不僅解決了傳統種植業增收空間小的問題,而且進一步轉變了消費和運營方式,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據了解,辣椒是隆源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因為氣候和土壤原因,該村培育出來的線椒品質好、產量高,很快就成了隆源村的支柱產業。2021年,按照政府和企業1比1的投資額度比例,隆源村建設了40座設施溫棚,建設隆源村新興源高效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一期項目,設施溫棚主要種植西紅柿、櫻桃、蟠棗等高附加值蔬菜水果,促進蔬菜種植產業提檔升級。

“目前我們在隆源村採用5+5模式,選5名村干部、企業致富帶頭人,帶動5個村民一起種植大棚,利益和村民共享,風險由帶頭人承擔。”南梁台子農場管委會黨委書記馬立坤介紹,很多村民擔心種植大棚有風險,通過這種模式為村民們打樣,為更多村民吃了“定心丸”。

隆源村蔬菜扶貧產業園已成為隆源村兩大產業之一。在7至9月採摘高峰期每天用工約700人,4至10月生產周期平均每天用工350人左右,在基地務工的農民年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今年帶動務工群眾超過200人。(記者 張曉慧 文/圖)

<p></p></p>

務工農民年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

<p></p></p>

隆源村辣椒種植基地。

青銅峽市同樂村: 幸福花開家門口

走進青銅峽市邵崗鎮同樂移民村溫棚基地,種植戶王永福正忙著給西紅柿施肥、除草。

“我們從固原市原州區搬來已經7年了。前年鎮上給蓋了大棚,我們家承包了3個棚,今年上半年收入6萬元錢,心裡特別高興。”王永福說。

記者看到,同樂移民村112座現代化大棚整齊排列,園區水電路全通。為了示范引領,該村把31棟溫棚委托寧夏福潤香農業發展公司經營,通過手把手傳授移民熟練掌握技術后,再將其余大棚交由村民打理。目前,已帶動近百戶村民打工就業,人均收入過萬元。

“我們從老家海原搬來五六年了,一直在西鴿酒庄干活,每年3月到11月底,從葡萄出土、抹芽、鏟草、打復草,再到摘果子,每天90元錢,每月都有近3000元的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殷實。最重要的是,這份工作離家近,娃娃老人都能照顧上。”村民趙元娟說。

依托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主產區優勢,該鎮搭建移民群眾就近務工平台,並對建檔立卡戶開展釀酒葡萄種植及管護方面的田間技術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每年幫助該村1200余名移民在家門口實現人均增收2萬元。

在同樂村殘疾人康復服務站內,擺滿了平行杠、立式功率車、股四頭肌訓練椅、踝關節矯正訓練器、OT桌等10種康復器械。“我們已對全村294名殘疾人進行了建立檔案、康復評估、康復需求調查等,並定期幫助殘障人員進行身體部位恢復性矯正和訓練。”該村村醫王斐說。

走進移民羅成斌家,屋裡收拾得井井有條,衛生間、水電、廚房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兩個孩子在同樂小學上學,學校還有免費的營養午餐,我們很放心。”他笑著說。

對同樂村的孩子而言,小學就在家門口,幾分鐘就到了。“老師用智慧黑板為我們展示精美的課件、播放精彩的視頻,還讓我們在上面做題寫字、做游戲。”同樂村小學五年級(2)班學生楊小宏說:“好喜歡這裡的學校”。

截至目前,青銅峽市累計投資3033.13萬元,為同樂村建設現代設施種植棚112棟,養殖圈棚100棟,栽種經果林795畝,形成了以種養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大格局。累計投資4843萬元實施排水排污、道路硬化、多代多人住房建設等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實現了戶戶通硬化路、人人住安全房。2020年同樂村村集體經濟收入45.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174元。

“今后將依托前期建設的經果林、設施農業、養殖園區以及籌劃的二期項目等,採用科學種植技術,引進草莓、連湖西紅柿、甘城子蘋果等,著力打造集種植業、養殖業、微型加工為主的產業孵化園,讓移民收入和村集體收入再上新台階。”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平說。(記者 蒲利宏 文/圖)

<p></p></p>

建在移民家門口的殘疾人康復站。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