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還老百姓藍天白雲清水綠岸

記者 李錦 實習生 楊璇
2021年08月09日07:39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還老百姓藍天白雲清水綠岸

頭頂藍天,遠眺賀蘭山,近賞典農河水……漫步銀川,讓回到家鄉的青年王成感慨:“我們的家鄉真美!”

這樣的景象源於寧夏奮力攻堅治理環境的成果。

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寧夏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統領美麗新寧夏建設,緊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根本目標,加快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率先區建設,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還老百姓藍天白雲、清水綠岸。

攻堅克難 持續發力

今年,石嘴山市生態環境局平羅分局組織相關企業開展廠區環境“綠化、硬化、美化、亮化、淨化”及道路常態化保潔等集中整治工作,292家企業已開展規范化整治工作,新增綠化面積約29萬平方米,栽種各類綠植12萬余株,清理廠區建筑垃圾7964噸﹔146家企業對溫控、中控、監控室進行改造修整,新建全封閉儲料倉8.7萬平方米……

平羅對企業進行的規范化治理僅是寧夏實施環境治理的縮影。

當前,寧夏環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大氣、水體、土壤的部分區域和領域,抓重點、攻難點、解焦點,帶動生態環境全面好轉,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圈定的重要治理任務。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攻堅克難,持續發力。

今年上半年,全區6項大氣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均實現下降﹔20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0%,黃河干流出境斷面穩定保持Ⅱ類水質﹔11個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比例達81.8%﹔22條主要排水溝入黃口水質保持在Ⅳ類及以上。

針對今年春季沙塵頻發、夏季高溫持續的現狀,全區生態環境系統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大力整治不達標水體、黑臭水體,扎實推進小流域和重點河湖綜合治理,實施土壤環境分級分類管理和修復,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促進寧夏農業全面綠色轉型。

守好生命線 建設先行區

初秋,涇源縣六盤山鎮的三關口,碧波清流映襯著滿山深深淺淺的綠意。

殊不知,這裡曾是採石企業野蠻開採紛紛逐利的礦區。

“經過這幾年持續不斷的生態環境治理、修復,水泥廠搬走了,採礦也停了,山上栽了不少樹,渾濁的河水也變清澈了。”回想往昔,當地村民無不感慨村裡的變化大。

“守好生命線、建設先行區”,既是生態建設的美麗畫卷,又是百姓期盼的幸福圖景。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夏生態環境系統持續開展“改善生態環境服務群眾”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面臨的難事、基層面臨的難題、發展面臨的難點。經調查,目前群眾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是空氣質量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圍繞群眾關心關切,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對重點區域、時段、領域、行業和企業實施重點治污工程。

隨著一項項生態治理修復工程項目的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讓人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持續加強“四亂”問題清理整治,1193畝污染水域面積得到清理。清理整治黃河岸線違法違規利用項目39個,騰退黃河岸線3.7公裡。

賀蘭山自然生態本底逐漸恢復,六盤山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提升,羅山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點位整治基本完成。實施“三山”生態修復項目42個,完成治理修復面積23.7萬公頃。

自然生態系統建設不斷加強,全區森林覆蓋率達15.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6.5%,濕地保護率達55%,12個縣區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寧夏在黃河流域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由於污染治理方面基礎薄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存在許多短板與不足,‘十四五’期間寧夏將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確保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說。

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寧夏將對標黃河干流水質保持Ⅱ類進Ⅱ類出、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目標,環境優美實現大改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轉變、持續向好。

今年,寧夏印發《關於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率先區建設的實施方案》,確定了全區生態環境系統重點突破的7大類22項任務,力爭污染防治、環境監管、體制創新等重點領域在黃河九省區達到先進水平﹔出台《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構建生態環境“1+N”規劃體系﹔全面啟動排污權改革,對排污單位排污權進行校核確權,對可交易排污權進行核定﹔完成對五個地級市及寧東基地的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和專項督察,實現了自治區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實施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生態環境保護市場化機制不斷健全。

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寧夏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持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好中向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閻夢婕、賈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