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市縣區動態

彭陽:鼓起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記者 剡文鑫
2021年07月27日08:30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夏日的彭陽,瓜果飄香、畜壯糧豐。

踩著時代鼓點,彭陽縣對各鄉鎮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觀摩點評,以學促行、以行踐學,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通過全方位展示產業發展成果,歸納總結經驗,精准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做到補短板、強弱項﹔通過對比找差距,促使各鄉鎮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乘勢而上推動鄉村振興,再創輝煌。”彭陽縣委主要負責人說。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彭陽縣以起跑就是沖刺的姿態、開局就是決戰的狀態,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發揚勇於探索、團結務實、鍥而不舍、艱苦創業的務實作風,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接續奮斗。

雲間梯田美景如畫

夏日的清晨,雲霧在山巒縹緲,層層梯田環繞,包裹殷實人家,映照幸福生活。農田裡,張雜谷拔秧抽穗,小麥熟成金黃,馬鈴薯花開成繁星,胡麻化作夢幻海洋,板藍根花金染山畔,農作物將山川裝扮成五彩斑斕的世界。

新集鄉上蔡村通過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把梯田與道路連接起來,結合培肥地力和農業實用技術,融合種草養畜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邁向現代化。

“把窄田合並成寬大平梯田,全面提高土壤水土保持能力,進一步提升農作物產量和效益,利於促進草畜產業發展,為經濟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新集鄉黨委書記余長會介紹。

一台台奔跑在梯田裡的鐵牛,耕耘著豐衣足食的美好圖景,農業生產機械化普及,編織現代農業宏偉藍圖,新修建的48萬畝旱作高標准梯田,承載起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草廟鄉統籌土地資源,打造的千畝青貯飼草種植示范基地、千畝紫花苜蓿種植示范基地,帶動青貯飼草和紫花苜蓿種植5萬畝﹔建成5個張雜谷種植示范基地,帶動全鄉種植小秋雜糧1.3萬畝。通過基地帶動全鄉中藥材種植5000畝,穩定糧食生產,種植冬小麥、籽粒玉米等糧食作物4萬畝。

彭陽縣建縣38年來,統籌山水田林路草一體化綜合治理,用木車推、機械整,在高山陡坡上修出131萬畝梯田,用汗水澆灌出“全國最美旱作梯田”恢宏景觀,推動梯田耕作從溫飽型向產業型華麗轉身。

馮庄鄉小寺村是典型的西北農村,村民居住相對分散。該村立足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植業,探索出“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土地管理模式,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

如今,遍布全縣的梯田成為彭陽人治山治水留在大地上的指紋,成為彭陽戰天斗地留在黃土高原上的年輪。山川因其秀麗,田園因其俊美,產業因其興旺,人民因其小康。

種植養殖提質增效

彭陽的田地裡長的是庄稼、是風景,更是小康生活的新模樣。

今年以來,彭陽縣各鄉鎮結合全縣產業布局,融普遍性和特性為一體,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使種植、養殖等產業呈現蒸蒸日上的強勁發展勢頭。

紅河鎮構建“一核三翼”產業體系,推動蔬菜、林果、草畜、勞務“四個億元”產業提檔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蔬菜產業按照“設施+露天”“有機+綠色”協調發展計劃,建成寬坪千畝綠色蔬菜示范園,在農戶宅基“四旁”新栽植蔬菜2000畝,打造“基地為主、農戶自種”蔬菜產業發展新格局。

“採取‘企業+基地+村集體+農戶’訂單生產模式,緊盯生產、冷鏈、物流、包裝等關鍵環節,形成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推動產加銷閉環運行,確保全鎮穩定發展蔬菜2萬畝。”紅河鎮鎮長楊國儒介紹。

白陽鎮千方百計抓好產業發展示范工程,全力以赴落實項目建設基礎工程,打造“2652”養殖示范村崾峴村,培育肉牛養殖戶170戶,牛存欄1713頭﹔打造兩個500畝中藥材基地,一個5000畝張雜谷種植示范基地,帶動全鎮發展杭白菊等旅游觀光產業1500畝,種植張雜谷、甜高粱、地膜玉米1.5萬多畝。

王窪鎮突出飼草調配、牛羊、肉牛品種“三個轉變”,肉牛存欄近1.5萬頭,形成村與村飼草聯調,發展高效籽粒玉米,建成梁壕村千畝張雜谷示范點和李寨村2000畝高產馬鈴薯示范點,形成家家種草、戶戶養殖的發展格局,草畜產業成為當地群眾的主要增收渠道。

新集鄉是彭陽縣草畜產業重點鄉之一,全鄉肉牛存欄量3.8萬頭、羊存欄量7萬隻,累計種植玉米、苜蓿等飼草料10萬畝。今年,該鄉在已有產業基礎上,繪制“產業爭先”全景圖,激發轉型升級新活力,按照“2652”和“5350”養殖示范村建設目標,採取“一戶一策”措施,抓草畜產業擴量提質增效,採取“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打造姚河塬露地蔬菜示范基地。

交岔鄉關口村炭窪組依托豐富的飼草料,搭乘農業機械化推廣普及的東風,成立農機服務隊,購置農機具48台,在收割、打包、運輸等環節實現機械替代人力,推動全組乃至全村草畜產業規模化、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孟塬鄉草灘村依托土地資源,調優產業結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大面積種植玉米、辣椒、紫花苜蓿等農作物,實現企業、村集體、農戶三方共贏。城陽鄉通過基地帶動全鄉發展張雜谷種植4000畝,確保糧食生產有效供給及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彭陽縣主動融入全區九大產業布局,聚焦肉牛、牧草、林果、蔬菜、中藥材、特色板塊“六大產業集群”,橫向調優結構、縱向調長鏈條,配套制定支持政策方案,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開展工業結構改造3年行動,打造“文化旅游、數字電商、商貿物流”三大服務業互補格局,確保農業提質增效、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多元互補。

生態保護拭亮底色

綠水青山掩映下的彭陽朝氣蓬勃,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彭陽縣緊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承前啟后的關鍵年份,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呵護來之不易的天藍、地綠、水清宜居環境,聚力拭亮發展底色,做足綠色文章。

新集鄉謝寨萬畝水源涵養綜合項目區草木葳蕤,群山碧翠。該項目作為彭陽西南部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安全屏障,經過多年來持續不斷植樹造林,實現了水土保持和涵養功能提升,有效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規劃區林地內的林分結構及群落結構,增加農民務工收入。

在能源利用方面,各鄉鎮、企事業單位爭先恐后,各種創新項目、技術層出不窮。彭陽縣鑫卓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王窪煤業公司開採煤炭產生的固廢煤矸石為原料,生產銷售新型環保空心磚、多孔磚等環保節能型牆體建筑材料,有效解決煤矸石環境污染問題。

羅窪鄉羅窪村礦井水綜合利用試驗示范項目,有效解決了當地干旱缺水和礦井水排水難之間的矛盾,提高了水資源循環利用率,結束了羅窪鄉無灌溉農業、無設施蔬菜的歷史。草廟鄉以牛羊糞便、作物秸稈為原料,建設有機肥生產車間,實現變廢為寶。

紅河鎮念好“山水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生態牌”,推行“綠色+”發展模式,依托寧夏東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銷售優勢,持續鞏固林草產業建設成果,在農戶宅基“四旁”栽植蘋果、花椒、紅梅杏6.2萬株,預計年產蘋果、紅梅杏、花椒2800噸,美了家園、富了口袋。

重點項目引領發展

今年以來,彭陽縣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使命,堅持總量和結構“兩手抓”,狠抓項目建設,全速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盛夏驕陽似火,車輛往返穿梭,銀昆高速公路彭陽過境段施工現場一片火熱。在連綿的大山深處,工人們揮汗如雨,加班加點趕進度,讓高速路的軌跡愈加清晰。

作為彭陽縣建設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的交通基礎建設項目,銀昆高速公路彭陽過境段項目成為彭陽縣構建大出大進高速網、“六縱八橫”公路網、高效便捷運輸網的核心支撐。

“項目的實施對鞏固拓展交通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彭陽區位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彭陽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樁基施工已完成總量的55%以上,土方施工已完成總量的82%以上,地基處理擠密樁施工已完成總量的68%以上。

各鄉鎮進一步增強使命擔當、責任擔當,抓好項目謀劃建設,加快產業發展,加強生態保護,加快水權、土地權、排污權和山林權“四權”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走進彭陽縣紅河鎮東昂冷鏈物流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工人忙著將蔬菜預冷、裝箱,冷鏈物流車、小型貨車往來頻繁。為了打造全產業鏈,彭陽縣在紅河鎮構建標准化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通過冷藏保鮮延長蘋果、蔬菜上市時間,帶著周邊鄉鎮蔬菜產業穩健發展。

“通過抓重點項目推進,激發鄉村振興活力。”古城鎮鎮長文小榮介紹,全鎮積極實施“2652”和“5350”示范村建設,鞏固提升3000頭肉牛示范村建設,在田庄、鄭庄及溫溝村建設千畝“拱棚+露地”蔬菜基地。目前這些項目成效漸顯,露地、大棚蔬菜陸續上市,實現銷售收入200多萬元。

民生事辦到心坎上

“我們村採取大戶帶動小戶發展產業的辦法,帶動群眾擴大養殖規模,進一步增加收入。”古城鎮皇甫村黨支部書記馬志科介紹,全村在戶均養牛5頭的基礎上,依托古城鎮活畜交易市場,開展產業提質增效行動,成立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修建高標准農田6000畝,確保村民持續增收。

今年以來,彭陽縣聚焦開新局的目標導向、解難題攻難點的問題導向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導向,結合縣域實際,順應群眾發展期盼,開展產業爭先、項目爭速、城鄉爭美、民生爭好、服務爭優、治理爭效、黨建爭強“七爭行動”,以此激發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激情。

王窪鎮對移民戶訴求強烈的王窪勞務移民小區進行維修改造,完成水表更換,進行房屋維修。扎實做好大排查、大起底問題整改銷號,動態監測、精准幫扶“三類戶”,解決群眾安全住房、通自來水,先后完成全民健康體檢、婦女“兩癌”篩查工作。

小岔鄉小岔村建成手工編織、刺繡、縫紉加工3個扶貧車間,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萬元以上。白陽鎮中庄村整村推進、內外兼修,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樣板間”。

白陽鎮結合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工程,開展中式烹飪、挖掘機駕駛等實用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新集鄉扎實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大起底大排查,目前共有未銷號三類重點監測對象14戶56人,針對監測預警戶建立一戶一冊、自發移民戶建立一戶一檔。通過村干部帶隊、統一派車接送等措施,完成“兩癌篩查”1000多人,完成率113%,全鄉常住人口健康評估率100%。

城陽鄉筑牢鄉村振興根基,按照“四個不摘”要求,落實“四查四補”常態化查補機制,扎實開展“大起底、大摸排”,實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全鄉6個移民安置點制定產業發展計劃,開展保障安全住房鑒定活動,就業轉移5000多人。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