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肉牛“基因庫” 加強良繁基地建設
編者按:2020年,寧夏將肉牛和灘羊產業列為九大產業之一,提出促進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推進寧夏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但是目前,寧夏肉牛養殖還存在標准化養殖水平不高、產業鏈條短、品牌建設亟待加強等短板。那麼,寧夏肉牛養殖如何完成現代化、產業化的蛻變,從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轉變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日,人民網寧夏頻道聚焦寧夏肉牛產業,試圖從產業現代化發展、規模化發展等,深入調研採訪肉牛產業發展模式。
“以前人們對牛的品種沒有要求,是牛就養。后來,政府引導養上安格斯牛,這才發現牛之間的差距還挺大。”寧夏涇源縣宏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洪全成說。2007年高中畢業后,洪全成“子承父業”開始養牛,並於2017年成立養殖合作社,見証了十幾年以來涇源縣飼養牛種的變化。
宏達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從2020年開始全部養安格斯牛。目前,該合作社肉牛養殖的年出欄量能達到600頭,年存欄量達到200頭,每年收入達60萬元左右。
2020年,合作社養殖的一頭27個月的安格斯牛重達一噸半,賣出5.5萬元的價錢。“其他品種的牛不會長這麼肥,也賣不出這麼高的價。安格斯牛生長速度快,耐粗飼料,出肉率高,相比傳統品種來說經濟效益更高,也更符合長期發展需要。”洪全成說。
據涇源縣畜牧中心副主任禹志梅介紹,涇源縣縣域面積小,發展思路要從擴量轉向提質增效。因此,繁育優良品種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2006年以來,涇源縣堅持走黃牛品種改良,積極推廣冷配改良技術,選育出適合產業發展的西門塔爾良種肉牛,現存欄2.7萬頭。涇源縣又進一步轉變發展思路,2014年以來從澳大利亞引進安格斯基礎母牛1.8萬頭,目前已經發展到2.5萬頭,成為國內以縣為單位最大的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
“相比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能通過科學的育肥方式,長出雪花牛肉,可以走更高端的市場路線。”禹志梅說。目前,全縣提供技術支持堅持西門塔爾和安格斯兩條繁育路線。對現有的西門塔爾能繁基礎母牛採取冷配改良技術,同時扶持養殖場(大戶)發展以純種黑安格斯為主的高品質肉牛養殖目前,涇源縣開設黃牛冷配改良點38個,肉牛改良率達到98%以上。
涇源縣養殖戶養殖的安格斯牛。人民網 高嘉蔚攝
據悉,“十三五”以來,寧夏堅持“優質+高端”肉牛品種改良技術路線,全面開展西門塔爾牛品種改良和安格斯牛選育,建立了區、市、縣、鄉四級良種繁育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肉牛冷配改良站(點)420個,年推廣優質肉牛凍精60萬支以上,改良肉牛30萬頭以上,肉牛良種化率達到87%。組建3萬頭安格斯母牛繁育群和3000頭核心繁育群,以西門塔爾、安格斯牛為主體的良種母牛存欄比例達到75%,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肉牛繁育基地。
寧夏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今年正式印發,其中提到肉牛產業要加強良繁基地建設。為落實該項舉措,今年4月份,在海原縣啟動建設中國(寧夏)良種牛繁育中心項目,計劃建成5年后。該項目完成后將年推廣優質凍精300萬支,有利於擴大優質種群規模,為寧夏肉牛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種業基礎。
“十四五”期間,寧夏將加大“保母擴群”力度,支持經營主體擴大基礎母牛養殖數量。加強與國內外育種企業合作,建立聯合育種機制,全面開展肉牛良種登記、選種選配、生產性能測定等,擴大優質種群規模。實施肉牛遺傳改良計劃,支持建設良種繁育中心1個、良種繁育場20個、良種繁育基地2個。力爭到2025年底,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0%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